如意金箍棒折扇。 记者 姜锋摄
本报记者姜锋
近日,苏州图书馆“执卷阅风雅漫步寻苏作”活动走进盛风苏扇艺术馆,中国制扇工艺大师、苏州市非遗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盛春带领二十多位小朋友体验苏扇技艺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网爆火,盛风苏扇艺术馆看准了市场,设计了一款如意金箍棒折扇,推出后非常火爆,买家需要排队预订才能买到。
这款折扇能在夜里发光
苏扇分为三大类,即绢宫扇、折扇和檀香扇,统称为“苏州雅扇”。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现场,盛春向大家介绍了绢宫扇、折扇和檀香扇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绢宫扇历史最为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起初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由此进入繁盛时期。南宋起,苏州人开始自制折扇。在明清时期,折扇因为文人雅客的追捧而急速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扇市场受外部影响,销量骤减,从而诞生了一款新的扇种——檀香扇,以檀香木为原料,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画花等工艺制作而成。盛春说:“苏扇的制作流程涵盖了刺绣、缂丝、宋锦、雕刻等很多艺术门类的工艺,可以说是集苏式工艺之大成。”
提及苏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盛春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传统技艺需要拥抱时代、拥抱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这款如意金箍棒折扇,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盛春告诉记者,这把折扇是纯手工制作,扇骨用乌木制成,扇面是黑色洒金宣纸,让持扇者在感受到丝丝凉意的同时不失厚重。在设计时,他们在外观上花了不少心思:折扇一端的扇大骨上,用篆体雕刻了“如意金箍棒”5个字,并涂以金粉或夜光粉,看上去古色古香,夜里还能闪闪发光;在扇大骨的两端,镶嵌着用螺钿打磨成的云纹,把玩时令人有腾云驾雾之感。
“这款折扇是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来的灵感,上周五刚刚定型。”盛春说,他们的产品主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虽然才短短两三天,这款价值1000多元的如意金箍棒折扇已卖出去数十把。而且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目前需要排队预订才能买到。
每把扇子都透露出精致典雅
在讲解员郦冰的带领下,大家还参观了盛风苏扇艺术馆的藏品。这些藏品有的是盛春的原创作品,有的是她复刻的故宫藏品,每一面扇子都透露出精致与典雅。馆内制扇工作间为半开放式,大家透过玻璃就能够看到师傅们在制作苏扇。“原来折扇的扇骨要反复打磨”“师傅们的手好巧啊,可以把扇面很精准地糊上去”……孩子们围着玻璃,一边好奇地看着,一边惊叹苏扇制作技艺的精巧。在原料展示区,郦冰向大家介绍了苏扇常用的材料,有毛竹、黄檀、乌木、柏木、沉香木等,因为原材料的不同,扇子的价格也会相差很大。
在非遗技艺体验环节,孩子们体验了团扇贴金技艺。郦冰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材料包,里面包含扇面、描金图样,铜箔纸、胶水等。孩子们用铅笔将图样描在扇面上,然后将胶水均匀地涂在画好的图样上,再将铜箔纸粘在上面,用毛笔轻轻地将多余的锡箔纸扫掉,一个贴金团扇就做好了。郦冰说:“贴金的每一步都很考验耐心和细心。特别是涂胶水这一步。如果没有涂匀,涂少了,图案不完整;涂多了,可能图案太满了,就不好看了。”朱一冉小朋友拿着自己做好的团扇,颇为骄傲地说:“我这把扇子特别好看!不过做扇子好难啊,光胶水我就涂了很多遍,才能将图案印下来。师傅们每天要做那么多种扇子,真的很厉害。”
在非遗荐书环节,盛春向大家推荐了《清风徐来》和《一夏清凉》。《清风徐来》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成扇的作品集,《一夏清凉》是关于扇与江南雅文化的介绍。盛春说:“这两本书很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扇子的美,并且上面有很多的文字说明。如果在看图片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在文字中就能找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