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袁 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其中,针对职业教育,《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上个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勾画出了教育强国的宏阔蓝图。职业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任务。
加快职业教育创新探索,苏州一直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近年来,苏州市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围绕“1030”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等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需求,联合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上下游企业等产教资源,首批遴选并支持建设10个苏州市优秀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德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些都有“装备制造”关键词的苏州市优秀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动对接“1030”产业体系的紧迫需求,助力苏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型产教融合示范样板
【镜头】
全要素整合资源,全链条式助力产业和教育发展
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牵头,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苏州市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集了7所本专科院校,依托中科院纳米研究平台、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共2所研究机构,汇聚20余家行业上下游企业等优质产教资源。
共同体力争全要素整合产教资源,全方位深化产教融合,全链条式助力产业和教育发展。打造行业牵引机制,建设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产业大数据库,设置产业信息发布中心,坚持“产学研用”,以产业调研和人才分析为抓手,用产业和企业需求牵引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从“同质培养”走向“精准服务”;建立动态迭代机制,面对新模式、新岗位、新变化,围绕共同体中心建设任务,持续吸收各类优质行业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加入共同体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迭代共生,提升产教融合建设品质;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智能机器人、国产化智能系统、AI、数据中心等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行业人才通用技能和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共同体主体间形成“基础共享、中级融合、高级互选”的共享机制,实现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产业人才从点到面到立体化的培养路径。
【解析】
多元共建、多方共享,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合作网络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顾纯青介绍,基于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由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牵头,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与行业组织深度融合的组织管理架构。强化理事会作用,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多元共建、多方共享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特色。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相对于传统的校企合作,在联动升级后可以带来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价值。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合作的深化,而是在合作模式、战略目标和长远影响上的全面革新。一是系统性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二是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三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加速;五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六是持续教育与职业发展。通过这些联动升级,共同体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形成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合作网络,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希望共同体对推进苏州工业园区乃至苏州市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同时积极服务于苏州发展低空经济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样板。”顾纯青说。
开放、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镜头】
对接苏州“1030”产业体系的高端装备制造
苏州市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服务苏州市装备制造行业发展为宗旨,以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为纽带,在苏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由江苏龙腾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常熟理工学院牵头,在自愿、协作的基础上形成1所高校、3所职业学校、7家装备制造行业龙头、4家政府机构、1家科研机构、2个行业组织联合组建而成。
中德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舍弗勒智能装备(太仓)有限公司常熟理工学院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共同牵头,联合了7家头部企业、2家科研机构、1家政府部门、1所本科院校、5所职业院校和2家行业、企业融合协会共同组成。
这两个共同体对接苏州“1030”产业体系,重点服务于区域高端装备制造、航天航空等产业,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人才,推动校企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工厂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促进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解析】
校企“双主体”育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共同体校企联合培养构建“三平台、四阶段、五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精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突出校企“双主体”地位,形成“纵横连贯、共育共管”实践教学体系。校企联合申报专利20余项,联合开展技术攻关30余次,联合开展产教融合相关的省级课题研究10多项,发表省级论文30余篇。通过共同体联合培养,常熟中等专业学校累计向龙腾特钢等骨干企业输送毕业生300余名,近两年就业率100%以上,毕业生起薪平均达4500元以上。
中德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政府层面设立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负责中德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双方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建立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开展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等活动,为共同体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立专门的成果转化机构,负责将合作研发的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推广和应用,实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
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共同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基金和克罗斯特“双元制”奖学金,对在共同体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合作积极性。鼓励共同体成员单位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加入共同体,形成开放、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
面向苏州区域产业的共同需求
【镜头】
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和通用电气航空(苏州)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联合11家头部企业、3所职业院校和2家行业、企业融合协会共同组成。
苏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和汽车及零部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包含了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产线)、航空发动机配件、机载电子设备等零部件制造等。该共同体由苏州工业园区航空行业协会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工程师技师协会参与,参与企业绝大多数为知名的航空制造企业、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聚焦新产业开设新专业、聚焦新技术开设新课程,在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实现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迈向“大有作为”。
【解析】
校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互助
通过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可以体现资源整合,资源协调的优势,不仅仅是校企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和协调,还可以做到学校与学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如某航空制造企业需要做行业内某高端培训,由于培训人数少,单独开班成本高很难实施,经共同体内沟通发现同行企业也有相应需求,于是企业间组班培训,既满足了培训要求也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后发展成共同体各企业报年度培训需求,然后根据共同需求进行组班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相对于以前的校企合作,不再是面向某个企业的需求,而是面向苏州区域产业的共同需求,对苏州区域产业需求定位更准确,能反映苏州区域产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通过共建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打造高水平团队,开发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实践项目,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区域做好服务。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表示,今后共同体将继续结合苏州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需求,在航空制造、医疗装备制造和智能自动化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多方协同联动支持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学校与企业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产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共同体不断发展,吸引更多的产业领域加入,为区域经济不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