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无私付出,特教老师陆振华开创融合教育“常熟模式”
本报记者 商中尧 陈洁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降临到这个大千世界,看不见灿烂阳光,听不到亲人呼唤,说不出心中渴望……他们是不幸的。然而,因为另一群人的无私付出,这群“折翼天使”拥有了别样的温暖人生。
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陆振华就是其中的代表,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哑父”。近50年来,陆振华始终保持着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强度,坚守在特殊教育工作一线。
人物名片
陆振华,1952年生,男,中共党员,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顾问、常熟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曾获得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中国好人、江苏省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苏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砖一瓦
盖起温暖校舍
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是陆振华意料之外的“宿命”。
陆振华从小有一个“教师梦”。1972年,他进入苏州地区师范学校学习,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教师这一理想即将实现时,一纸通知让他措手不及。学校安排他去昆山聋哑学校工作。特殊教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一步踏入,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当时的陆振华刚过弱冠之年,积极上进的他在学校入了党,义无反顾地迈上了特殊教育的漫漫征途。他说:“自己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一砖一瓦逐渐垒起,在陆振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校舍渐渐成型,陆振华又马不停蹄踏上了招生之路。他深入社区、生产队的聋哑儿童家庭,实地考察,并对聋哑儿童进行面试,观察其是否具备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在陆振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昆山聋哑学校准时开学,共设两个班级,48名学生。
1975年9月,昆山聋哑学校扩大招生范围,新招两个班级。此时,苏州地区常熟聋哑学校创建。1976年9月,经苏州地区教育局研究,原在昆山聋哑学校学习的常熟学生和张家港学生,回到常熟聋哑学校学习。陆振华于次年回到常熟任教,担任团支部书记,并负责教学研究工作。
“一比一划”
编撰专业教材
在聋哑学校工作,掌握“聋人手语”是最基本的要求。陆振华在学习手语的半年时间里,从未回过一次家。慢慢地,陆振华能和聋哑学生无障碍交流,也能教学生识字写字,具备了当一名特教老师的能力。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教学革命。陆振华介绍,上世纪70年代,通用的手语词汇极少,普通儿童读小学时,掌握有声语言的词汇量可达6000个,聋哑儿童经过6年学习仅能掌握2000个汉字。为了改变这一情况,陆振华先后到上海多家聋哑学校参观学习,向专家取经,利用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各地的聋哑手语,并结合自身实践,着手系统编写手语教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陆振华案头的手语教案堆成了厚厚一摞,为了方便翻阅,陆振华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将10万余字的教案汇编成册,并邀请美术老师将手势图解。一本珍贵的《聋人手语图》出炉了,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地区聋哑学校首本自创通用教材。进入21世纪以来,陆振华撰写的新书相继出版:《聋人手语500句》《实用手语2000》……这是他近半个世纪创新特教工作经验与心血的结晶,也是他坚守特教生涯,为残障群体奉献的有力证明。
一校一阵地
普及融合教育
今年8月31日,“中利融合教育爱心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常熟市慈善总会举行,由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入首笔启动基金30万元,定向用于常熟特殊教育事业。
如今,“融合教育”已成为常熟特殊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社会广泛参与,常熟融合教育探索之路的艰辛,唯有创始人陆振华才能了解。
多年从教过程中,陆振华发现残障儿童在农村普通小学就读,毕业后残障康复和文化学习都未有明显长进,不得不又到聋哑学校就读一年级,白白荒废6年的学习时间。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将散落在社会上和在普校“随班混读”的残障学生管起来,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陆振华向当地教育部门递交了一份长长的报告。这份报告获得了常熟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就这样,全国首家特教管理机构——常熟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于2004年2月成立,由陆振华担任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现在常熟已建立131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84所普通中小学融合教育全覆盖,常熟特殊儿童入学率从60%提高至100%。原创的“全日制”“半日制”“走班制”三种特教班办班模式让特殊孩子有了多元安置、自主选择的空间;“医教结合”“复式教学”“生涯规划”三种教学特色更是满足了特殊孩子个性化发展需求。
2018年,陆振华主持的课题《县域“特教班”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省内外专家赞誉为融合教育“常熟模式”,现辐射影响全国20多个省、市2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