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活动现场图。(活动主办方提供)
□苏报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马萌 李茜
7月15日至16日,“青年与传统营造技艺”国际交流活动在苏州举行。这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活动,会聚了来自亚洲和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国际专家、非遗传承人、青年代表,聚焦当下青年赋权与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
青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的优先人群,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群体。让青年参与文化实践和遗产保护,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强化其与自身文化根源的联系,确保代际连续性。年轻人提供的新观点、创新的方法和振兴传统的做法,能使传统技艺更广泛地被接受,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然而,现代高薪职业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职业黯然失色,部分青年人认为传统技艺过时或不那么受欢迎,而不愿去学习这些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缺乏对传统技艺的社会认可和认证会限制其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此外,缺乏导师、教育机构和政策框架的支持不足,也导致青年人获得培训和文化资源的机会有限。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造支持性环境,更新教育课程,提供经济激励,并将传统技艺与当代实践相结合,使其对年轻一代具有吸引力。
在本次活动的专题讨论环节,多名国际专家就“通过教育的力量保护传统技能”“促进可持续生计和经济发展的技能”“通过创新参与策略赋予青年权利”“政策和监管框架”“提升青年声音”五个议题展开演讲和探讨,强调将传统营造技艺融入正式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创新在吸引年轻人参与中的重要性、为年轻人创造实践机会和表达创意空间的重要性等。同时,在开发与市场对接的学徒计划、利用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作为学习空间、增强手工艺和传统建筑供应链、建立政策和监管框架为保护推广传统技艺创造有利环境、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头脑风暴,全方位探讨“青年与传统营造技艺”这一重要议题。
通过教育的力量推动年轻人参与传统技艺保护
苏州日报:为何要强调通过教育的力量来保护传统技能?
杨碧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被称为“思想实验室”,用于展示典范做法、制定标准等。一直以来,我们协助国家部门开展一系列工作,以拯救文化遗产、培养创造力,并增强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可持续的未来与和平作出贡献。但是,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各部门都做出了巨大努力,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诸多威胁,而实践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教育一直是将过去的智慧传递给后代的渠道。传统技艺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正式教育的性质,更多是在家庭、村庄或城镇中传承。如今,面对诸多当代变化,我们认识到需要将这些技艺融入正规教育体系,以确保这些技艺在当代社会中的相关性。
古尔米特·拉伊:我们发现在一些教育机构、建筑学院或规划学院,传统知识没有被教授到需要了解的深度,因而学术界和实践者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枯竭了。实际上,在大学期间学习传统技艺非常重要,守护传统可以保护行业发展,随着学习的专业化、技艺的职业化,以及技术的发展迭代,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指导,而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苏州日报: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还有哪些教育方式能够在传承传统技艺方面发挥作用?
杨碧幸: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传统职业的评价往往不太高。许多年轻人希望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找工作,不太关注传统职业。关于这一点,我经常喜欢讲述关于法国如何重视传统技艺的故事。法国面包很出名,2022年底,法国法式长棍面包(法棍面包)的工艺和文化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年,法国所有的面包师都要参加竞赛,选出最佳面包师,这位最佳面包师可以在一年里每天为法国总统府送面包。我觉得,这是突出传统技艺价值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也许是我们可以考虑的有趣的事情。
薛东:实际上,许多年轻人对传统建筑的“成长过程”很感兴趣,应当为年轻人提供了解的渠道,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用纪录片、数字化的方式,将传统建筑营造过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另外,我认为传统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将其拆解开来,木雕、砖雕、泥塑、石雕、彩绘等,每一个零件都可以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建议建立非遗工坊,将传统营造技艺课程化,通过线上课程与线下体验相结合,让青少年、年轻的艺术家与工匠建立互动关系,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了解传统建筑以及传统技艺中蕴含的艺术。
苏州日报:传统技艺如何与现代就业市场相关?
杨碧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提供的数据显示,文化和创意产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全球文创领域每年产值达4.3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6.1%。这其实说明,传统技艺的现代延伸具有无限可能性。近些年,基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许多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在文化创意领域碰撞出新的火花,也让我们从中看到其经济价值。
尹占群:传统营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生产性的保护,必须通过生产才能传承技艺,从而进行保护。而生产性保护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价值、创造产品的过程。过去,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从文化层面去关注、研究,其实它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商业价值。以苏州园林为例,它包括泛概念的园林,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居环境,对它的需求应该带有全球的意义。但是,怎样将园林这一产品变成具有普适性,既适合东方人,又适合西方人?我们更多还是要研究如何把传统营造技艺与市场相结合,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结合。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价值,才能可持续发展。
吴永发:关于传统与现代,这是两个概念,找到融合的手段非常重要。如今,传统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境况,因此我认为保持人的传承是首要的,但是仅依赖学校教育远远不够,目前全国设有传统建筑专业的学校,包括苏州大学在内只有4所。我们还需要举办一系列的培训班,对有志从事这一行业的青年进行专业培训。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不可避免的是,除非必须手工建造以凸显匠人技艺的价值,其余很多技术都会被现代科技所替代。数字技术是很重要的形式,通过数字技术能够提高效能、资源重新配置,真正产生新的生产力。
以多元创新激发传统技艺新生勃发
苏州日报:目前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面临哪些困境和问题?
李新建:概括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传统匠师老龄化严重,收入欠佳,后继乏人,技艺濒临失传;其二,青年学徒或是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前途未卜,专业认同感不足;其三,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参与途径有限、方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苏州日报:如何多元创新传承传统营造技艺?
石村智:在日本,我们有很多措施去保护传统营造技艺和传统匠人,但只是单纯的保护,如果能将传统营造技艺变成在当代有多种用途的技术,我觉得是更可行的办法。比如日本壁纸“唐纸”,是一种以云母或不同颜料研磨后再加工的和纸。唐纸的技术在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初时多用作和式建筑材料,制成障子或名为“襖”的纸门。后来随着唐纸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创新使用于信封、明信片、墙纸、包装等新领域。这就是非常好的传承方式,我们需要将旧与新相结合,将传统营造技艺运用于当代生活,使其在现代社会持续被应用和需要。
李新建:关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两个关键词:少长咸集和知行合一。在保护传承对象方面,传统营造技艺涉及多类利益相关者,包括资深的传统工匠、青年工人或学徒、高校或职校学生、普通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而在举措方面,我呼吁要知行合一。
具体如何做?我将它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提高传统营造工匠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具体内容包括:确认传统营造匠师具有不同于普通建筑工人的专业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传承性;扩大非遗传承人认定和支持范围,或参照工艺美术师建立传统营造匠师分级认定和上升机制;确保传统营造匠师具有体面的工作环境和相对宽松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二个方面,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其实,增加收入是提高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的根本,所以我建议要改革现有文物保护工程制度,要求所有文物修缮工程必须由本地传统营造匠师承担或参与施工;建立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机制,传统营造匠师优先承担本地遗产的巡查、维护和小型修理,让他们有常年的、周期性工作,可以维持生计;尊重传统营造以匠师手工技艺为主,不同于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改革招投标制度以及相应的造价定额,让他们的劳动显得比一般的体力劳动更有价值。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拓展参与的方式和内容趣味性的举措,主要针对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具体内容可以包括邀请他们参与传统营造材料、工具的实物加工、搭建,手工或3D打印模型设计、拼装和游戏、文创产品,或者推出卡通漫画式的科普图像或影视作品,打造网络课程、短视频、手机软件、线上游戏以及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等的数字化体验和交互资源。当然,我更鼓励开展实际参与保护修缮和日常巡查的志愿者活动。比如今年苏州开展的“我在苏州修城墙”活动,就是很好的案例。
李迪华:各种传统技艺其实都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我觉得传统技艺的当代价值延续,即是融入生活。只要和当代生活密切联系的文化遗产,总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当然也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是有条件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我充满信心,因为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当城镇化率超过70%以后,人的生活观念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会追求更有品质的文化生活。二是需要有观念的包容,这种包容意味着既要拥抱当代的文化,也要欢迎传统文化,我们才有可能去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需要有生活平等的观念,在今天的生活中,大家会遇到各种对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但是我相信在未来,我们每个人热爱的,就是最好的职业。四是对个人来说,只有每个人都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传统文化才会吸引更多热爱它的人,去传承、去发展。
促进传统技艺传承体系化、融合化、年轻化
苏州日报:传统营造技艺能够以哪些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吴永发:传统营造技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体现在多种形式、多个方面,我觉得至少有三点。其一,具备传统营造技艺的匠人能够修复保护文化景观遗产,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提升当地知名度。这是传统营造技艺的本体作用。其二,传统营造技艺其实是一个产业,具有一条产业链,涉及生产销售、材料研发,乃至其他相关的产业全过程。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有志青年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最后我想特别提到数字赋能。很多新产业的诞生是基于传统营造技艺的,比如,现在许多景点实施数字化信息采集,用手机拍摄一张图片导入相应的程序,就能立刻呈现这处景点的故事。它还可以从点延伸至线、面,乃至整个城市的旅游系统,这就是大家说的“AR旅游地图”。这其实就是一个产业,形成了新的市场、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怎么样能够实现传统技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苏州日报:支持传统技能传承,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朱海俊:个人认为,支持传统技艺传承的办法应该成体系,不是单独某项政策。鼓励传统技艺传承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都需要相应的办法。如果只是单独一项,并不能打通一条链的关系,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因此主要挑战在于如何串联起不同部门的力量,共同发力支持传统技艺传承。另外,如何去关注或是接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项传统技艺,与之相关的不仅是政府,更多的是具体的从业者、社会企业。即使由政府主导,也需社会参与,调动各方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得政策契合各方需求,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苏州日报:如何有效区分或调和有形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之间的差异?
朱海俊: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两个组成部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更注重的是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而物质文化遗产注重的是保存原有风貌。在历史长河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的保护传承过程中,两者也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构成一个文化的整体形态。因此,要让传统营造技艺始终保持时代活力,持续运用于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载体,才能使两者永久依存。
苏州日报: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去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
薛志坚: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近几年,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从16个字变成了22个字,其中特别强调挖掘文物的价值与活化利用。现在针对各个行业,尤其是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我觉得是没有国界的,已经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当中不仅有年轻的学者,还有直接从事保护研究与利用管理的年轻人,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近些年,我们在推进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实践中,产生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细分领域孵化了不少项目。其中,在遗产保护领域有很多研学项目,让年轻人从未成年开始,到成年阶段,再到未来从事的行业选择,都给予了学习的机会。另外,我们在政府主导的一些孵化项目上,也搭建了新的平台,甚至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在活化利用项目中,更加关注年轻人的需求,以此延续其发展。我认为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要持续推进新的时代语境下世界遗产价值的阐释和利用,让更多年轻人容易搞懂世界遗产的价值,进而参与遗产保护修复,这才是更好地促进年轻人传承的一种方式。
人物介绍
杨碧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文化部门主管,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和公共管理硕士,负责管理和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东亚五国的文化项目。
古尔米特·拉伊,印度文化资源保护倡议有限公司创始董事及首席设计师,自然保护建筑师、遗产管理专家、永久文化学家和教育家。
石村智,东京国立文化财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部长,京都大学文学研究院博士。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新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江苏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主任。
吴永发,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
薛志坚,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博物馆)党总支书记、主任(馆长),中国公园协会副会长。
朱海俊,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遗产监管处处长。
尹占群,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
薛东,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