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珏 通讯员 江晓燕 汤唯)近日,一名婴儿因母亲“重度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于孕32+2周时提前降临,出生时体重仅990克。面对脆弱的小生命,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患儿进行了初步的生命支持治疗,并迅速通过转运暖箱将其安全送达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行动全面展开。
在NICU内,医护人员迅速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开启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模式。为了帮助婴儿克服呼吸困难,医护人员果断采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通过精细调节呼吸机参数,既保证了婴儿充足的氧气供应,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其脆弱肺部的损伤。同时,予以促进肺成熟药物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能力。
由于患儿为早期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各系统器官发育极度不成熟,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治疗,也无法通过经口喂养来保障身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供给,此时,静脉使用药物是救治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患儿体内动静脉血管细小迂曲,静脉穿刺难度极大,且不能持久,加之皮肤娇嫩,容易发生药物外渗,严重时会造成皮下坏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第一时间,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就给患儿实施了脐静脉置管,建立了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各种治疗药物、静脉营养随着脐静脉导管源源不断有序进入患儿身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多日的奋战,患儿病情逐渐趋于平稳,实现了自主呼吸、自主排便,并能够通过鼻饲管摄取营养,贫血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体重也从最初的990克增长至1250克,各项生理指标均呈现向好趋势。”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李永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