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丞《群雄大战黄天荡》局部。
沈子丞与程宗元(左)当年下乡写生创作的留影。
本报记者朱执竞
提起黄天荡,人们印象中总会浮现出南宋名将韩世忠率领水军将金国元帅完颜宗弼以及十万金军围困的场景,而除了位于今天南京的这处遗址外,在苏州也有一处同名的古战场。家住苏州工业园区黄天荡新村的书画爱好者刘老师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生活在这附近,近日,他在吴门书道馆参观“心迹双清——纪念沈子丞诞辰120周年书画作品展”,大呼“可惜”,因为他回忆中有一幅沈子丞的“标杆型”书画精品《群雄大战黄天荡》没有入选。
刘老师介绍,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军阀在苏州的黄天荡打过两场有名的战斗,这比南宋与金国的黄天荡之战还要早两百多年,但即便是本地人,对此也知之甚少。在他的记忆里,《群雄大战黄天荡》表现的并非古代的战争画面,而是现代的劳动和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刘老师再熟悉不过。“过去黄天荡种植的大量莲藕被称为荡藕,盛夏莲花朵朵,香飘几里,初秋排水挖藕,也是一景。”但目前只有自己居住的黄天荡新村和地铁5号线黄天荡站还能联想起黄天荡的故事。
记者通过著名书法家王渊清寻找到一本2004年第12期《中国书画》杂志,作为沈先生的“忘年交”和研究者,当时他应该杂志之邀做了一个沈子丞先生研究专题,特意拍摄了《群雄大战黄天荡》这件作品的“反转片”,并将长卷刊登在杂志上。王渊清在吴门书道馆向记者展示了该刊物,记者在其中看到,这幅十米长卷描绘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数万名知识青年参加黄天荡围湖造田时的情景。在王渊清看来,这不是连环画式的看图说话,也不是宣传式的招贴画,而是整个劳动场面的瞬间特写和定格,是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来描述当代事物的一件优秀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征。
“这幅洋洋大观的长卷中人物多达1998人,船只千余艘。在创作中,沈子丞使用的线条在传统人物画十八描基础上又融合了金石味。人物造型准确,姿态各异,表情丰富,且人物之间既呼应唱和,又各自独立,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它以黄天荡为中心展开,形象鲜活,气韵生动。有人在编草席,有人在筑坝,有人在捞泥,我们完全可以像《清明上河图》那样去细细解读。”
王渊清认为,这幅作品即便单从某一局部来看,一棵树、一朵花、一处堤坝,一栋房子,照样有笔墨之美,每一个人物造型也都符合中国画审美要求。“细看哪怕一艘船,一位摇橹的人,都是动态的。沈先生做到了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所谓的‘笔墨当随时代’,因此欣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可以说百看不厌。”
沈子丞是近现代书画界享有盛名的人物,1904年生于浙江嘉兴,早年就职于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所图画部主任,1949年后曾任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他虽非苏州籍画家,年逾半百后才来到苏州,但与苏州结下不解之缘。在苏州,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的“第二春”,饮誉海内外,并培养了许多苏州弟子,为苏州的美术、工艺事业作出了令人景仰的贡献。他的笔墨静雅,气格清和,其来苏后创作的《拙政园全景图》《百美图》等大幅作品深得同行与观者的好评。记者在网上查询沈子丞的艺术成就,同样发现《群雄大战黄天荡》长卷在多处介绍中被列为他的最重要代表作之一,并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在中国画创新道路上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家在国画创作上最高水平的作品之一。
沈子丞精通画理,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擅,出版有《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沈子丞书画集》等。《群雄大战黄天荡》由沈子丞与他的弟子、书画家程宗元共同创作。记者辗转联系到了程宗元,据程宗元回忆,1965年,为表现数万英雄在黄天荡围湖造田工程第一线辛勤作战的场面,老师和他商定了这一题目。“当时要参加1966年的五一画展,时间较紧,我们在黄天荡住了两个月进行采风速写,回去后先商量章法构图,然后将六张长桌拼在一起,再把我速写的材料用进画里。初稿形成后我提出由老师一人落墨,这样可以一气呵成,笔墨统一。”
在苏期间,沈子丞曾于苏州文化美术工艺厂从事设计及创作,后转入吴门画苑设计室,是书画界的苏州“五老”之一。据程宗元回忆,《群雄大战黄天荡》完成后由时任市委书记柳林题字,在苏博“五一画展”上大放异彩,此后被画苑收藏多年,并于多年前曾在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再次展出。“如果能找到这件作品并再次展出,对世人了解吴门书画的魅力和价值将意义非凡。”王渊清十分肯定。《中国书画》杂志在《群雄大战黄天荡》的图片下标明该长卷由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然而当记者联系该馆时,发现由于时隔久远,吴门画苑与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均已转制或撤并,当时的负责人均表示对于长卷的下落不太清楚,那么这件精彩的作品现在何处?本报记者将继续查找,也希望了解下落的读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