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雪芬 瞿毅诚)“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伴随着8月的到来,“水八仙”的头牌——鸡头米迎来采摘期,农户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软糯鲜甜的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是苏州人不时不食的舌尖追求。然而,其采摘过程却称得上粒粒皆辛苦。昨天一早,记者来到位于甪直镇的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实地感受一颗小小的鸡头米有多么来之不易。
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所在的澄湖农业园,是苏州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水生蔬菜基地之一,也是苏州地产鸡头米的主要生产区。走进这里,一方方水田上漂满了一片片直径近1米的硕大圆叶,叶面下藏着一只只鸡头苞。
清晨6点多,采摘鸡头米的农户们却已在塘中忙活了三四个小时了。“最近都是高温天,我们凌晨2点就下田摘鸡头米了,干到7点左右就收工了。”只见种植户居冬英穿着防水裤,手持特制的工具,迅速划破水中圆叶,伸手在水下一摘,一个鸡头苞就被扔进了身边的竹筐里。经过4个多小时的劳作,居冬英和老伴已经收获了300多斤鸡头苞,而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脖子上随处可见被蚊虫叮咬的痕迹,“凌晨采摘,虽然避开了大太阳,却躲不过蚊虫。”虽然辛苦,但是让居冬英高兴的是,采摘的鸡头苞一上岸就被收购走了,“我们鸡头米喝的是澄湖水,施的是有机肥,个头大,口感好,所以销路很不错。”
甪直江湾村共有鸡头米种植户200多户,每年5月下苗,8月收获,采摘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今年,我们合作社在澄湖种植基地种植了1500多亩鸡头米,由于今年气温比较高,采摘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些,7月底开始采摘,价格和往年基本持平,每亩产量在130斤左右,也和往年差不多。”江湾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卫星介绍说,口感最好的鸡头米,要从第三茬开始,也就是8月中旬,那时也是鸡头米大批量上市的时间。
早上7点,种植户们大都已经收工,剥鸡头米的阿婆们则忙了起来。 出水的鸡头苞,要当天剥成鸡头米,才能保证足够新鲜。在距离水八仙生态文化园不远处的湖浜村村口,十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围坐在凉棚下,他们先将鸡头苞剥开,得到红色的小果,再将小红果剥去外皮,才能得到里面雪白水灵的鸡头米,不仅考验剥米的技巧,而且十分辛苦,手指甲都皴裂发黑了。“鸡头米娇嫩,我们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剥鸡头米方式,称得上粒粒皆辛苦。”王芳英是湖浜村村民,弟弟种植鸡头米,她则负责销售。“十斤鸡头剥五斤籽,五斤籽剥一斤米。阿婆们从早上5点多开始干到中午,每个人也只能剥出2斤多鸡头米。”王芳英说,手工剥出鸡头米目前的售价在每斤120元左右。
看着阿婆们忙碌的身影,王芳英特意拍了一段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今年我尝试着拍视频、发抖音,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甪直的鸡头米,接下来我还想学习怎么通过直播卖鸡头米,把甪直鸡头米卖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