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璩介力)《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推出一系列诸如“三定一督”等有力措施,引导市民养成分类习惯,成效显著。然而,在这些措施的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而产生各类问题。比如,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对于上下班时间不规律的人来说,就成了困扰。针对这一问题,管理部门拿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行动。近日,苏州市城管局联合苏州日报社开展“38楼全视野·民生议事厅”节目,共同探讨垃圾分类“过时投放”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之初,小区垃圾投放时间基本设置在8时前后以及18时前后。然而,对于上下班时间不规律或者生活作息不一样的居民来说,却成了困扰。
“我们垃圾分类工作的目的是改善生活环境,不能因为要分类,给居民带来这些无解的问题,背离了初衷。”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阎鸿泰表示,针对过时投放问题,他们做了大量调研,听取居民和基层管理者的意见建议。从去年开始,全市范围启动垃圾分类“过时投放”精细化治理专项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
比如,结合休息日居民作息时间变化,一些小区将在原本早晚两次开放清洁屋的基础上,逐步增设周末和节假日中午投放时段;按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小区投放点时长,每天早晚开放时间不少于4小时;在规模较大、租户较多的小区按需设置“过时投放”点,方便居民投放等。
对于那些乱丢垃圾包现象严重的小区,或周边道路、公交站台等处果壳箱外垃圾包堆积现象严重,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的小区,必须严格按要求设置“过时投放”点。需要明确的是,各类优化投放措施的使用,必须坚持“四分类”原则,各投放点开放时段至少设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除了对过时投放在硬件、时长、技术改进等方面作出了要求,还对一些做得不太好的小区,制定了不同的整治和帮扶制度。
市环卫处处长姚凤根介绍,针对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弱、过时投放增多、督导员职责淡化、分类准确率下降等突出问题,全市各地选出202个垃圾分类薄弱小区,开展靶向治理。同时,从薄弱小区中选出10个市民反映强烈、日常管理矛盾比较突出、分类成效不理想的小区,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各地对他们开展一对一帮扶,协调街道、社区、物业、居民自治组织等力量,遏制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对于‘过时投放’专项行动,我们要求的是一区一策、一地一策,要研判小区问题现状和根源,每个小区情况都不一样,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行动开展以来,总体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姚凤根说。
截至目前,全市5614个居民小区,其中592个居民小区设置“过时投放”点,占全市小区总数10.55%;1102个居民小区采取延长投放时段,占全市小区总数的19.63%;1421个居民小区周末及节假日增开午间时段,占全市小区总数的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