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出剧照。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讯(记者罗雯)是卷还是躺?这个困扰了当代人的热门话题被舞蹈家汪子涵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第二届全国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暨江南小剧场秋季演出季的重要剧目,舞剧《可以亭》昨日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赏,更引发了人们对自我探寻的深刻思考。
《可以亭》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副系主任汪子涵联合现代舞编导柏桦等多位舞界同行共同打造而成,这不仅是汪子涵青年舞蹈家工作室打造的首部作品,也是汪子涵首部自导自演的舞蹈剧场。
现实中确有“可以亭”,它位于庐山,是仰望五老峰的绝佳之地。但在剧场里,如何打造这样一座“亭”?在音乐声中,舞剧《可以亭》启幕,简约纯净的箱式舞台空间中“可以亭”显现,三五人各得其乐,骤雨突至,一位中年人执杖而来,垂钓休憩,搅动了此间宁静,游目骋怀的他已然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可以亭》在舞段和形式上,呈现出当代人对于古典人文精神和古典文化的一种理解。比如《可以亭》的服装、造型等舞台形式没有具体的年代感,呈现出跨时空的状态。但它不是“穿越”,而是体现出古典人文精神的普世性。写意的服装造型淡化古今界限,简约干净的箱式空间隐喻个体内心的“围城”。
“《可以亭》的创作初衷最开始是由当下社会热议的内卷和躺平两种心态引发的思考。”汪子涵说,这个时代让很多人非常忙碌,虽然也有因为这份事业而感到快乐的时刻,但有时候也会身心疲惫。“我们看到了躺平和内卷的状态,我们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那座可以休憩的‘亭’,可以停,亦可以行。”
舞剧《可以亭》的故事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于“我”的探寻,更是一次对古人与当代人在面临相同情境时共鸣的拨动。汪子涵在谈及创作构思时提到,他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在舞段和形式上,希望作品回归到人本身,呈现出当代人对于古典人文精神和古典文化的一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