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敏悦 实习生 翁钒铖
9月19日至20日,一连两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单人话剧《夜晚的潜水艇》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小剧场内,演员白倬铭演了85分钟的独角戏,现实与回忆交织,遗憾与释然交叠,情绪缓慢流泻,在演员与观众、戏剧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
这是《夜晚的潜水艇》(以下简称《潜水艇》)首次在上海之外的城市演出。这出上话去年的新创剧目,此次作为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入选剧目亮相,以“探险”的面貌,希冀给观众带来活泼、灵巧、年轻、富于想象力的小剧场新气象。
相约在春潮涌动的小剧场
小剧场难做,原创小剧场更难。《潜水艇》诞生于剧院林立、戏剧氛围日益浓郁的上海,诞生于潮流、时尚、年轻人扎堆的安福路,是以出品高质量好剧著称的上话,做出的一次“特别尝试”。当主人公陈透纳在舞台上“探险”的时候,这出独角戏的主创也在小剧场的场域内进行“探险”。
“年轻”是这支主创团队的关键词之一,同时也是这出话剧最外化的气质。《潜水艇》的改编蓝本——90后作家陈春成的同名小说,在“豆瓣”平台拥有一大票年轻粉丝。当小说被改编成话剧时,85后陈天然成为了导演及编剧,95后白倬铭、张玮伦交替担纲主演。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戏剧沙龙”小剧场里,《潜水艇》已经演了好几十场,观众席上,也多是年轻的面孔。
始建于1995年、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上话,在这样的小剧场试验中,尝试让戏剧更贴近这座城市的时尚潮流。而老牌戏剧院团的这种积极探索,也给予了创作者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
“我觉得上海现在的戏剧氛围很好,很多年轻的创作者在从事小剧场戏剧的创作,这些作品也吸引了很多年轻的观众。”陈天然说,《潜水艇》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情感表达很私人化,特点又鲜明,很适合在小剧场作呈现。
区别于大剧场,小剧场是融“小、美、精、深”于一体的戏剧场域。《潜水艇》的主创团队从一代80、90后的集体记忆中提取出那点幽微的、明灭的、能触动情感开关的元素,投放到小剧场的舞台。“《潜水艇》就是为小剧场而生的。我们基于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个体感受,创作了这出戏剧。里面所讲述的故事,是每个年轻人多少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故事的切入点很小,传递的情感也很私人。在小剧场里,它能更恰如其分地打动观众。”
和观众的距离更近更聚气
“演话剧的话,我还是更喜欢在小剧场里。”这些年,演员白倬铭活跃在形形色色的大剧场和小剧场,他参演过话剧《德龄与慈禧》《风华绝代》,也演过音乐剧《粉丝来信》,这些作品,多是在大剧场里演,但《潜水艇》不同,85分钟里,他一个人在台上念词,观众离得很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能引起他们注意。
反馈好像也来得更为及时。他说了一句逗趣的台词,或是完成了一段恰如其分的表演,观众席的笑声和掌声立时传送到台上,触动演员的兴奋点。白倬铭喜欢小剧场的原因就在这里了,他说:“在小剧场里,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更近,更聚气。”
在苏州连演了两天独角戏,每一天,他都十分卖力,在舞台上或跑或跳,从这边到那边,“毕竟只有我一个人在场上,没有对手演员互动,我就要跟灯光、音效等进行互动,同时再把台词说出来,加上恰如其分的表演,才能让观众明白我在演些什么。”他告诉记者。
小剧场里的观众也是互动对象,演员和观众互相传递信息,在小小的空间内共鸣与共振。好的故事能让观众共情,《潜水艇》的主创希望“少年”“成长”“想象力”等关键词,能够触发观众的共情点,它们寓于主人公的大段独白之中,离每个观众都很近。白倬铭说:“我觉得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和主人公类似的状况,区别可能只在于程度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能接收到《潜水艇》想要表达的东西。”
一连两晚的演出,都设有演后谈环节——这是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的用心良苦,借此更进一步地让戏剧主创和观众面对面交流,让小剧场的场域搭载更多功能。
“借着这场展演,我们这些创作者能够有机会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带到苏州给大家看,是很荣幸的事情。同时,这场展演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样式、各种生态的小剧场戏剧作品,同行之间互相切磋也很过瘾。”陈天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