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着作品拍摄。 记者 陈燕摄
本报讯(记者 罗雯 陈燕 实习生 王雨桐)《修竹仕女图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黑色方块》《至上主义》等一件件“中外名画”昨日亮相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这些作品出自一批苏州阿姨之手。今天开始,“胡尹萍:杂格咙咚”项目正式对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0月20日。
阿姨们为什么会创作这些“名画”呢?实际上,名画并不是画出来的,而是阿姨们用针线钩织出来的,由艺术家胡尹萍发起,委托小镇退休女性以针织的方式参与艺术创作,为她们带去心理与生活慰藉。
“我觉得这个项目特别好,会让大家来关注老年人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很多老人上了年纪后在家庭和社会中被需要感越来越低,我们通过艺术项目,让很多阿姨逐渐找回了社会价值感和获得感。”苏州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晓松说,虽然很多阿姨们没有艺术创作基础,但是她们都是生活的艺术家。“她们会在钩织的画作上融入很多自己的创作想法,比如用色彩斑斓的线去体现画面的明暗,或者在作品上融入串珠和亮片,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感到惊喜。”
“这东西做得好像有点飞起来的一样的,从来好像没有这种感觉。” “我是喜欢它的,我就做的比较快。我巴不得一两天、三四天就做完。” “线头线尾,就像一家人的感觉,理不清也剪不断”……阿姨们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吝惜的分享着参与项目创作的感受。
展厅中,一支“斯大林”的烟斗吸引了不少观众目光,创作者陶赛英穿着与画作颜色相仿的旗袍,热情地给大家讲解。“这支烟斗我钩织了一个多月,做得非常用心,我是因为它是斯大林的烟斗才选了它,钩完后我自己也很满意。”陶赛英爽朗地笑道:“现在我有信心了,接下来我想钩一幅画挂在家里。这件作品上写了我的名字,还有英文翻译,是我儿子帮我写的。”
“杂格咙咚”取自吴语方言,意为“什么都有”。艺术家与美术馆策展团队合作选取了17件中外美术史上形态各异的作品以及与苏州有特别关系的文献,由美术馆与北部市民中心老年大学共同组织招募了14位退休人员与1位手工艺老师参与,在胡尹萍工作室与老年大学潘春华老师的指导下、用美术馆提供的毛线,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对艺术经典的再创作。
78岁的张真珍是年龄最大的创作者,她从最初的畏难,到中途找到灵感,最终完成作品,心灵得到了释放。当最初拿到画册时,她一眼相中了罗伊·利希滕斯坦的布面油画《哦……好吧……》,被画面上的女性气质深深吸引,然而真正开始创作时却感到无从下手。她说,最难的是五官,光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这几样就画了三天时间,再用绒线、亮片等材料一点点填充人物形象,最终用4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作品,心中非常自豪。而她的创作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本身比较喜欢这类风格的作品,阿姨用绒线进行再创作,又点缀了一些亮片元素,我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种感受非常与众不同。”展览开幕,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大四学生倪心宇不由赞叹。
“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创作者根据自己选择作品对象的情况进行了反复的技术实验、研究,美术馆则适时提供相应的艺术知识分享,最终展现在这里的不仅是远远超出我们所有人原初期待的作品,还有所有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再发现。”苏州当代美术馆展览策划钱天慈说。
在胡尹萍看来,她不是这个项目的“主导者”,而是提供一个概念与15位参与者共同进入一段未知的艺术之旅。据悉,“胡尹萍:杂格咙咚”是艺术家胡尹萍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胡小芳”艺术计划的延伸——后者以“胡小芳”的名义,委托小镇退休女性以针织的方式参与艺术创作,让更多银发人群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来。
该项目着重于艺术创作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成功举办了17件融入地方元素的艺术作品展览,证明了艺术与社区合作的巨大潜力。项目团队以“杂格咙咚”为主题,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包括视频、文字和艺术作品,突显了阿姨们的丰富创造力。尽管面临材料选择、技法应用和时间压力等挑战,但在本地艺术家的协助和美术馆工作人员的支持下,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并展现了艺术与社区紧密合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