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近期,苏州多家医院接诊的皮肤干燥、瘙痒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许多市民因皮肤问题而苦恼不已。为此,皮肤科医生特别提醒市民,秋季要特别注意皮肤的保湿与补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也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层。同时,合理饮食、加强防晒和室内保湿也是预防皮肤干燥的重要措施。只有科学护肤,才能有效应对秋季皮肤的挑战。
秋季皮肤易受伤
近两周以来,市民张先生饱受小腿皮肤干燥瘙痒的困扰。他的小腿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点,瘙痒难耐,晚上常常因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为了缓解瘙痒,张先生尝试用热水烫洗小腿,虽然当时感觉止痒效果很好,但瘙痒感很快又会卷土重来。无奈之下,他来到了相城区皮肤病医院就诊。
接诊的主治医师何琴花为张先生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发现他的小腿上有不少散在的红色丘疹、抓痕及脱屑,这是典型秋冬季干性湿疹的临床表现。针对张先生的病情,何琴花为他制订了抗过敏的治疗方案,并特别叮嘱他外用保湿霜,以锁住皮肤水分。
“医生,这两天我的小腿皮肤特别干燥,每次脱下裤子都如同‘下雪’一般飘下大量皮屑,这让我非常尴尬,该怎么办啊?”无独有偶,近日市民靳女士也因皮肤干燥问题来到了相城区皮肤病医院就诊咨询。何琴花经过检查,诊断靳女士患上了寻常性鱼鳞病,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皮肤角化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针对靳女士的病情,何琴花为她开具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告诉她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湿和补水,还提醒靳女士要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
中西医话秋燥
“入秋以来,门诊上出现皮肤干痒症状的患者明显增多。”何琴花表示。那么,秋季为何这类疾病高发呢?何琴花介绍,从西医角度来看,秋季天气转凉,皮肤血管收缩,毛孔紧闭,汗腺和皮脂腺的活动减弱,导致皮脂分泌减少。这样一来,角质层就容易缺水,皮肤变得紧绷干燥。如果不及时进行保湿补水,皮肤可能会变得粗糙、暗沉,甚至滋生细纹。
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季五行属金,其气主燥。燥邪为病,易伤阴液,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水液要经过肺的宣发作用才能均匀润泽到人体全身。因此,在秋季护肤中,滋阴养肺、补水润燥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尽管秋季皮肤干燥问题如此普遍,但很多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却陷入了误区。何琴花介绍,不少市民在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时,喜欢用热水烫洗患处,虽然这样做能暂时缓解瘙痒,但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层,导致皮肤更加干燥。
秋季如何科学补水
那么,市民该如何科学补水、防秋燥呢?何琴花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饮水。何琴花强调,适量的饮水是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皮肤水润的基础。她建议健康人群每日的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毫升,当然,具体饮水量还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其次,合理饮食也是防秋燥的重要一环。秋季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苹果、香蕉等水果,以及银耳、坚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肌肤内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皮肤滋润。同时,适量食用一些滋阴养肺的食物,如玉竹、麦冬、西洋参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润燥作用。
在护肤方面,何琴花提醒市民要注意日常清洁的适度性。此外,加强保湿也是秋季护肤的关键。市民在洁面后,应该注意及时涂抹保湿霜,可以选择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或乳液,以锁住皮肤的水分,缓解皮肤干燥症状。
防晒护理同样不可忽视。虽然秋季阳光较夏季柔和,但紫外线仍然存在,并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因此,市民在户外活动时仍要做好防晒工作。最后,室内保湿也值得市民关注,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些绿植,来增加室内湿度,减少空气对肌肤水分的蒸发。
“秋季补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生活习惯、饮食调理、护肤保养等多个方面。”何琴花提醒市民,只有避开防燥、防痒的误区,学习并应用正确的补水技巧,才能切实解决肌肤干燥的问题。当然,如果情况严重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