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1年度苏州市级示范智能车间名单公布,全市273家车间入选,苏州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再加速。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红利”,刚刚入选苏州市级智能车间,卡赫清洁技术(常熟)有限公司家用-精益工程部副经理陈佳栋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人力成本也大幅节约了。”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一条普通清洗机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机器130台,改造后的生产线,产量提升了20%;用工人数减少了15人。(以每位员工年薪十万计算,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150万元)
正在建设中的“第二代”电机生产线,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变化。“第二条产线建成后(3-4个月后),产线后端可以实现全自动,效率能再提升20%”,陈佳栋说。
不仅如此,经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卡赫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智能的物联网体系。“系统能更加精准地抓取数据,畅通整个管理体系和生产体系。”陈佳栋介绍,“生产环节中的一些小停顿等情况,都能被数字化软件系统抓取到,同时传导到相关负责人的手机端,便于管理人员的全流程监控和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据了解,卡赫这次获评的清洁装备自动化组装智能车间,自2019年开始,逐步导入全球领先的清洗机生产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三年时间总计投入了3000万元。
较早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转型的波司登集团,早已经建成了一整套智能化和数字化体系。
“用这个系统只要6秒钟就能产生一套版子,我都感觉自己有点多余了”,在波司登打版20多年的姚建青,如今手上的画笔换成了鼠标,熟练操作着智能系统,“以前做一个定制的单子,反反复复要搞好几天。”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波司登的柔性化智能工厂,已经实现了订单接收、自动排版、自动铺布、自动裁剪、自动充绒、半自动缝纫、自动吊挂的生产流程,实现了旺季滚动下单、15天优质快反供应等功能。不仅如此,智能配送中心里,一年有3000多万件羽绒服运往全国,搬运、分拣、配送、存储、清点库存,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自动化程度接近90%,速度提高了6倍以上。
还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并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一个人看管1.7台机器,生产效率提高58%,人均产出从570元提高到790元,智能化改造后,苏州春菊电器有限公司的营收和利税增长率每年均超过50%;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的建设和深度应用,苏州优德通力科技公司在450平米的自动化智能车间内,实现了“黑灯工厂”,所有的上料装配检测都用视觉系统来实现,不需要灯光……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摸排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8160个,涉及企业584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091家,年度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市县两级启动实施了920个诊断服务项目,40家银行参与“智能制造贷”合作,授信总额度达122.9亿元。全国15大双跨平台已有12家落户苏州,累计建成5G基站近2万个,建成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9个。
苏州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10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