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方方 苏报通讯员 周玖麟
矛盾纠纷化解,就像一道道数学题,解答时需要灵活的解题思路。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不断聚焦新时期矛盾纠纷特点,运用“加减乘除”四运算工作法,巧解各类矛盾纠纷“方程式”,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善用“加法”,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天花板直接掉下来真的太吓人了,还好有你们……”日前,市民徐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园区湖东派出所民警手中,感谢其帮忙化解矛盾纠纷。
原来,市民徐先生家与楼上邻居刘先生家因装修问题引发纠纷,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徐先生愤而报警。接警后,民警连同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蓝盾志愿者、驻所律师等一起,就地展开纠纷调解。通过讲法律、说政策、谈后果、话邻里情,并根据双方诉求等情况,共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一起矛盾纠纷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
园区公安各辖区派出所根据实际,持续发力,充分依托以民警牵头,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民警+”调解力量,全力化解辖区矛盾纠纷警情,不断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
针对辖区外来人员多的情况,娄葑派出所组建了一支“乡情调解队”,充分发挥地缘、方言、人缘等优势,把话说透、把理说明,从而达到把矛盾化解在小、在早、在萌芽;针对企业实际,斜塘派出所在各个工地及企业中遴选富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或“包工头”作为“老娘舅”,以专业知识协助矛盾纠纷调处,全力探索实践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格局;胜浦派出所积极推进“律师进所”落地实施,积极缓解当事双方或多方矛盾的同时,对非公安管辖的民事纠纷,开展法律援助服务。
用乡音乡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以专业分析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园区公安根据各辖区派出所实际,善用“加法”提高调处质效。今年以来,园区公安已组建了十余支多元调解队伍,深入社区、企业、工地、商场全面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全力化解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疙瘩”。
用好“减法”,让矛盾不出社区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过楼上楼下也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日后也能和睦相处……”日前,胜浦滨江苑社区矛调工作站内民警刘卫斌当场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前期知晓楼上业主安排装修事宜后,刘卫斌就对该单元住户进行了走访并持续跟进装修进度,所以接到楼下业主投诉装修噪音大的情况后,由于“一事一档”记录清晰,他很快找准了矛盾调解切入口,解开了邻里双方心结。
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园区公安依托各辖区警务室、矛盾调解工作站,按照“一事一档”提前掌握可能产生矛盾纠纷的人、事、物,社区民警、辅警以及网格员及时互通情况,完善每周工作计划表,续时跟进动态情况,确保每“事”都有详细记录,包括基本情况、当事人信息、主要矛盾点等,有助于提前分析潜在风险点,确保及时介入、后续跟进处理,用好“减法”,避免小矛盾升级成大冲突。
“只要小区内的矛盾纠纷尚未圆满解决,联调小组都会按照一事一档长期跟进,有效避免矛盾纠纷演化为警情甚至案件。”据了解,联调小组由社区民警、社区物业和蓝盾志愿者等组成,对社区内简单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及时介入、耐心劝解、快速调处,在矛盾纠纷发生的初始阶段予以控制和化解。
此外,园区公安从市民的需求出发,还积极探索“流动调解”新模式,根据矛盾发生地点调解,矛盾发生在何处,调解室就搬到何处,调解员也会及时赶到现场;一时半会儿现场解决不了的,则在双方同意下建立网上调解群,减去当事人来回奔波的麻烦,很多时候矛盾解决了,双方也成了朋友。
巧用“乘法”,三级化解纠纷警情
不久前一天晚上,园区南湖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女子在李公堤一家饭店吃饭时,因出餐延误,与店方发生纠纷。民警根据警情情况,判定为“一般纠纷”类警情,为矛盾纠纷警情轻微等级。民警就地联合协管员、饭店工作人员一起,组建临时调解力量,根据双方诉求,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
园区公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巧用“乘法”,根据矛盾纠纷警情影响程度和复杂性,建立三级联动调解机制,不断提高调解效率,大大提升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效率。
在南湖派出所辖区,南湖派出所根据辖区矛盾纠纷警情科学划分为“一般纠纷、重点关注纠纷、重大纠纷”三个等级,并搭建“交心调解、普法调解、多方联合调解”的三级联动调处机制,精准调解,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及满意度。
东沙湖派出所依托社区网格化联动机制,加强社会联动共治。主动协调将街道、工商、劳动等部门融入警务网格,分别推出综合协调会、社会治理委员会和网格议事会作为一级社工委联盟、二级社区联盟和三级网格联盟,畅通三级议事平台的问题移办渠道,完善协商机制的流程和方法,联合多部门形成调解合力,助力解决小区治理难点。
园区公安科学划分矛盾纠纷警情级别,从而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做“乘法”,出成效,高效化解纠纷,为群众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用活“除法”,化解矛盾纠纷隐患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园区公安坚持“主动摸排、主动发现、提前干预”的工作模式,用活“除法”,精准聚焦矛盾纠纷解决口,从矛盾纠纷源头有效化解风险,及时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唯亭派出所通过创新市域化社会治理工作模式,结合辖区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非警务纠纷多等实际,依托街道集成指挥中心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融合的联合指挥体系,在日常排查走访工作中,一旦发现矛盾苗头,派出所与街道双向推送,将矛盾事后“调”变为事前“解”,及时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此外,园区公安发现,纠纷警情仍占据总警情相当大比例,日常接处警中的打架等治安事件,很多都是由于小矛盾纠纷引起,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纠纷,后续会因同一矛盾纠纷增加大量重复警情,还可能引发民事诉讼,耗费当事人时间和精力。
为此,园区公安还从群众角度出发,建立“纠纷快调”工作机制,制定带班所领导、民警和调解员三级工作职责,明确首问负责制,带班所领导是纠纷调处第一责任人,负责穿针引线,减少警组部门之间流转时间差,接处警民警是首要责任人,强力推动公调衔接、多元化解,实现小纠纷24小时调结,有效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效。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