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 奇
中小微企业占我省企业总数的99.2%。6月14日,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时加力,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挑战,助力中小企业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中小企业发展充满挑战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依旧呈现出发展预期低、用工意愿小、亏损企业多等特点,中小企业发展充满挑战。
今年一季度,全省56034家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11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但4月起,此轮疫情影响逐步显现,主要指标增速放缓,1—4月,全省规上中小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低于全国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5%。
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加之疫情反弹,下游需求恢复再度放缓,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两头承压中间堵”的困境。5月,国内中型企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4%和46.7%,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
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不畅是最直观的影响。受疫情波及,我省部分关键配套企业停产,加之道路运输受阻等因素,造成原材料进不来、产成品出不去,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减产、限产现象。4月当月产能利用率80%以上的仅占38.4%。
“欠账”导致的现金断流风险日益凸显。1—4月,全省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相关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小企业反映有逾期应收账款,现金流紧张,经营遭遇困难。
1—4月,全省规上中小工业亏损企业达17369家,企业亏损面为31%,较上年同期扩大5个百分点。5月,全省新注册私营企业同比下降9.3%,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比下降53.2%,市场主体新注册数量同比出现下降,多年来少有。
让政策红利落到“账上”
尽管这一轮疫情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也要看到,支撑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全省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稳向好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5月以来,全省和周边地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运行逐步呈现企稳向好迹象。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成当务之急。省市各相关部门着手将各类惠企政策再细化、再分解,让中小企业“直达快享、速享尽享、非申即享”。
省工信厅副厅长石晓鹏表示,要尽快实现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省政务办“苏企通”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省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和“苏企通”两大惠企宣传平台的功能,确保中小微企业各类惠企政策内容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要确保财政金融一系列‘精准滴灌’的政策红利尽快从‘纸上’落到市场主体‘账上’。”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洪林表示,将通过落实政府采购、普惠金融等支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功能,今年省财政安排资金5.2亿元,进一步减低城乡创业者融资成本;深化政银担合作,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扩大省级融资再担保机构业务覆盖面,更好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眼下,很多复工企业产能依旧不足。推动企业稳产达产,还要加强关键要素保障和服务,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表示,为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人社部门一边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一边深化产才融合工作推进机制。比如,会同中国银行创新提供“苏岗贷”,为稳岗效果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利率支持;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健全“校对企”产教合作机制,组织“百校千企万岗”专项行动,等等。
在资金方面,自2018年11月国家开展清欠专项行动以来,我省累计处置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120多亿元。下一步,我省将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让中小企业更稳健地发展。
增强发展韧性激活发展潜力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除了“救眼下”,该如何为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更大力度培育优质企业,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我省将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确定的重点领域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有序规范推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加强企业入库力度。”石晓鹏表示,我省力争全年入库企业数超2万家,新增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150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以上,加快构建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是竞逐数字新赛道、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我省正抓紧制定分行业“智改数转”实施指南;启动生态资源池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省级“智改数转”云服务平台,储备遴选一批优质服务机构;探索“智改数转”评价体系,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实现全覆盖。
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更需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共享、服务规范、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王海龙表示,将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尤其是改进完善贷款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
“我们将加强六部门联合打击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查重处,为政策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省税务局总会计师程明红说。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