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治理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广泛发动群众,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近年来,为了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各部门保持严打高压、强化管控戒治、深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前防范。目前,我国已呈现出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下降、吸毒人数下降、毒品危害下降的良好态势。
今年6月26日是第三十五个国际禁毒日,本版聚焦奋战在禁毒一线的公安民警、海关缉私队员、社区戒毒社工,展现他们在同毒品违法犯罪做斗争过程中的甘苦。
数据来源:公安部
全国公安禁毒部门去年破获网络贩毒案件约五千起——
“清源断流”,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反弹
记者张天培
公安部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国公安禁毒部门做好新时代禁毒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禁毒形势呈现的新特点,以及下一步禁毒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梁云介绍,近年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深化禁毒人民战争,大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完善毒品治理体系,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下降、吸毒人数下降、毒品危害程度下降的良好态势。
今年年初,国家禁毒委、公安部部署开展了全国禁毒“清源断流”行动。行动开展以来,1至5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万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8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合计7.8吨。
面对当前互联网涉毒等新犯罪形式的挑战,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兰卫红介绍,“近年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邮政局等部门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持续开展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治理整顿,组织开展了‘网络对抗、云上打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不断加强网上巡查、情报研判、案件串并、集群打击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进一步遏制了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蔓延。”据介绍,2021年,全国公安禁毒部门破获网络贩毒案件0.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0.8万名、缴毒0.5吨。
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禁毒办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构建禁毒大数据体系,全面推动智能研判、智能辅助指挥、查缉的禁毒大数据实战应用,基本形成了互联互通、共享联动的一体化合成应用格局。
事前防范重于事后打击。近年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禁毒新媒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新发现吸毒人员连续多年下降。“构建全覆盖的全民禁毒宣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禁毒意识和拒毒、防毒能力。”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二级巡视员李宪辉介绍。全国23万余所学校的1亿多名在校学生通过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学习禁毒知识,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
“我国毒品治理成效明显,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受多方面挑战,禁毒斗争仍然是复杂艰巨的,禁毒工作任重道远。”梁云说。
山西长治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王宇——
“既然选择了,就要干一行精一行”
记者乔栋
2020年夏天,在麦子地里,王宇蹲守了32天。
华北平原的热,让这个来自太行山的汉子有点措手不及。夜里换班时,两个脚踝处被毒蚊咬得几乎和小腿一样粗。“出门走得急,只带了短袖、短裤,只蹲守一天,就成了这样。”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王宇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回忆道。
当时,他带着缉毒队员正追踪一伙毒贩。在麦地里蹲守了几天,却没有收获。难道还有别的藏匿地点?缉毒人员几经摸排侦查后发现规律,“嫌疑人每次出门都背一个包,回来之后这个包是空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制毒窝点一定在嫌疑人家中。”王宇说。
王宇记得很清楚,“收网”那天,缉毒队员提前做了缜密的布置,不料却被一辆私家车打乱了抓捕计划,嫌疑人夺路而逃,王宇紧追其后。后来,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毒贩落网。王宇等人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这个制毒窝点。
“回来时,我瘦了30多斤。”常年风餐露宿,王宇皮肤晒得黝黑,早已习惯这种工作节奏:“禁毒这个警种很特殊,要求我们付出很高的警力、时间成本。”为了办案,王宇常常带领专案组成员辗转多个省份,进行高强度的分析研判和跟踪侦办。有时候走遍田间地头,磨平了鞋底,汗水浸湿了衣衫,“一壶水,一个馒头、一包咸菜就是一顿午饭”。
除了辛苦,还有危险。有一次,王宇及禁毒支队队员在追击毒贩时,因避让群众,车辆发生侧翻,队员们都不同程度受伤,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以前找线索全靠‘蹲’和‘看’,现在则变得更加主动。”王宇说,借助无人机、红外识别、污水检测等多种科技手段,对贩毒、吸毒可以进行精准管控。
“既然选择了,就要干一行精一行。”无论什么场合,今年50岁的王宇,背总是挺得直直的,“虽然挺累的,但是破案以后的那种心情,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厦门海关缉私局查私处处长连民琦——
“做禁毒战线上的国门卫士”
记者王崟欣
灯光四射,音乐震耳欲聋,空气里混杂着烟酒味。混在人群中的厦门海关缉私局查私处处长连民琦,看上去与酒吧里的客人并无不同。可事实上,他正与同事执行一场抓捕行动。
一个月前,连民琦从一张海关报关单中得到一个毒品走私线索。他立即牵头启动情报研判,经过多天分析、侦查,终于锁定一名关键人物——外地某酒吧保安。
火速赶往目的地后,连民琦和同事一蹲守就是两个星期。发现目标后,为避免打草惊蛇,连民琦和同事在第三天晚上,看准时机,将其当场抓获。与此同时,藏身福州一处仓库的该走私团伙头目也同步落网。不久后,这桩跨国毒品走私案顺利告破。
自1999年进入厦门海关缉私局,连民琦先后在侦查、情报、查私等多个岗位历练,组织侦破10多起重特大毒品走私案。
一个发票号、一张报关单、一个快递包裹、一条模糊的地址信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往往会成为破案线索。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连民琦,有着和外表不一样的细致和耐心。在一起毒品走私案中,他从一个货物发票号开始层层抽丝剥茧,经过4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破案。“没线索,就再坚持一下。”连民琦常说。
禁毒工作是意志力的较量,也是专业能力的博弈。毒品生产、贩卖、运输、走私各环节互不联系,主犯往往深藏幕后。因此毒品走私案中,前期的线索归集、情报研判尤为重要。依托自身长期工作经验和厦门海关缉私局合成作战中心的平台优势,连民琦总能发现关键破案线索,为案件提供精准指引。
为了尽快侦破案件,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为抓捕毒贩,他四处奔波……2020年,连民琦获评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真诚地说,“荣誉是个人的,功劳却是集体的。”
为什么对禁毒工作如此执着?“每侦破一起毒品走私案件,就能挽救无数毒品受害者,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做禁毒战线上的国门卫士,我们义不容辞!”连民琦说。
黑龙江双鸭山尖山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主任薄亚贤——
“他们重回正轨,我心里甜滋滋的”
记者张艺开
“相信通过努力,大家都能回到健康状态。”趁着3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以下简称“社戒社康”人员)进行尿检的时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心主任薄亚贤轻声鼓励道,并借机宣传禁毒法律法规、拒毒防毒知识。
引导定期到站尿检、入户走访康复情况、宣传毒品危害……面对“社戒社康”人员,薄亚贤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常和他们唠唠家常。“先聊热乎了,才能逐步打开戒毒人员的心扉。”
但8年前,刚成为禁毒专职社工的薄亚贤可没这般得心应手。第一次在民警陪伴下入户走访,屋内传来3遍“进来吧”,薄亚贤才怯生生地走进去。看到毒品给戒毒人员及其家庭带来的危害,薄亚贤下定决心做好社区戒毒工作,“这是能帮到一个个家庭的有意义的工作!”
当时已经46岁的薄亚贤从零开始,苦学禁毒戒毒知识。向民警借书、上网课……头半年,每天下班做完饭,她便把自己关在屋里学习,从毒品的种类、危害到心理学专业知识,一大本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虽然有了专业知识,做起具体工作依然不轻松。有时候遇到不理解,还会被恶语相加。一次,薄亚贤电话提醒某“社戒社康”人员尿检期限临近,对方却很抵触。薄亚贤明白,对方有心理压力。“你也可以来我家聊聊,一切信息绝对保密。”每遇类似情况,薄亚贤常常敞开家门,同时也请民警到自家为戒毒人员做尿检,“一次不行,就多次上门;多次上门还不行,就请进家门,边吃边聊。”
一次次积累经验,一次次总结方法,她认为一名合格的禁毒社工要做到“四不怕”——不怕冷遇、不怕麻烦、不怕吃苦、不怕反复。同时还要脑勤、脚勤、手勤,以真心、耐心、关心、细心慢慢打动他们。
“对每名服务对象,我们每周至少进行1次家访、3次线上谈心。”薄亚贤愿意同社区戒毒人员交朋友。“浪子回头,就都是好样的。”
8年来,薄亚贤帮助近50名“社戒社康”人员成功戒毒。“不少人都结婚生子了,他们重回正轨,我心里甜滋滋的。”翻着手机里的一张张合影,薄亚贤面露欣慰。
本版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28日 11 版)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