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驶入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村,一条乌黑平坦的沥青马路向前延伸,沿长江岸线覆盖着大面积绿地、花海,矗立着雕塑景观。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船厂密集、凌乱不堪。
近五年,村里下大力气整治人居环境,脏乱差已成昨日往事,洁净美令人心旷神怡。周营村不仅一举摘掉“穷帽子”,还谋划发展旅游业,一幅依据生态环境描绘的“美丽经济”画卷正缓缓起笔。
“新农人”:乡村振兴,年轻人大有可为
每天早晨7点坐到电脑前,核查前一天全村疫情防控数据;8点到村党支部报到,骑上电动车开始一天的巡查,40公里仅是起步里程;下午接待来访村民,晚上上报防疫数据,最晚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
这是周营村网格员杨文一天的工作安排。
周营村常住人口585户1832人,大事小事都在3名网格员的服务范围内。最年轻的网格员兼网格长杨文生于1994年,不仅负责自己网格范围内的巡查,还负责全村域的情况摸排。
热心积极、年轻踏实,是村民对杨文的一致印象。这个90后是村里少有的年轻面孔,如果不是疫情,他可能在南京市区经营自己的店铺。
“我是土生土长的周营人,大学期间服了五年兵役。2020年初突发疫情,我在家上网课时主动报名做志愿者。后来毕业了,村里发展需要人,我就放弃创业计划,留在村里工作。”杨文说,他在服兵役时负责电脑文书类工作,恰好会做台账梳理。了解村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在一线,他就做起了网格员。
防疫抗疫、防汛抢险、违建拆除……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杨文的身影。谈起未来,他表示,周营发展需要年轻人,留在村里大有可为。“现在村里搞旅游业,我还自学了新媒体技能。不过说起来同龄人还是很少,希望更多年轻人回来建设咱们村。”
村干部:由宾变主,从美丽环境发现新机
“我是周营村的‘媳妇儿’,2011年到村里工作,2020年成为村支书。”周营村80后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芳快人快语,一开口亲切感扑面而来。
近五年,周营最大的变化是下大力气整治人居环境,居住舒适度显著提升。
“进村看到的花海、雕塑是浦口区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春江十里风光带’,不过2019年前这里还是‘十里造船带’。”张芳介绍,当时村民在船厂工作,村集体也有租金收入,但厂里轧钢、喷漆、除锈等作业对江水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随着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推进,船厂变成绿地,还打造花海、步道等景观。
人居环境变化还体现在内部环境改善。“五年前,村主干道是破旧水泥路,其余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每家养猪用旱厕,且紧挨住宅,进村就能闻到一股牲口棚味。”张芳回忆,2019年村里开始系统整治人居环境。首先是主干道实现沥青路直通,村组间水泥路贯通,今年还在做“白改黑”(水泥路改沥青路);其次铺设污水管网,挨家挨户取缔猪圈、户改厕、免费安装抽水马桶。
如今,村里道路平坦,家家门口整洁,还新建阅览室、乡史馆、卫生所等。其中小营组的民居墙绘满墙画,党群服务驿站、文化活动广场精巧簇新。
船厂拆除少了收入,村里如何发展?张芳介绍,村里苗木和茶叶品质均较高,近几年规划打造本土农业,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村里在朝阳、马云、小徐组复垦地建设温室蔬菜花卉钢结构大棚,除了种植蔬菜,还成立花卉培养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高效绿色农业项目。为此计划建设连栋塑料温室1万平方米,配套外遮阳系统、风扇湿帘系统和喷灌系统,温室主体建设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验收。
周营村地处南京近郊,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村里规划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围绕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周营整合田园农地、村庄建筑,打造特色田园游览路线,还划定约110亩田园农地打造重点品牌项目“共享农业”。“东龙山郊野公园虽然还没开园,今年‘五一’假期,每天都有上百人来露营。听说要发展旅游业,已有两户居民在改造房子做民宿了。”张芳充满期待。
“原住民”:安享退休生活,更乐见事业得继
近五年,村里人来来往往,村民张尔志却一直生活在自家三间老屋,全程见证周营的变迁。
78岁的张尔志爱好书法和养花,4个儿女在江浦街道生活,平时只有他和老伴在家。
日前,调研组来到张尔志家,他正在屋里看书,墙上贴着他的书法,庭前绿植长势正好。
回忆五年变迁,张尔志颇为感慨:“周营的变化太大了,尤其环境真是变好了。五年前,村里垃圾乱丢,河道里多是污水,住的是瓦房和土房。现在专人清扫路面,每户两个垃圾桶分类放垃圾,每天专人上门收集,河水变清了,房子大部分成了楼房,还有了公厕。”
不过,令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水利设施有了巨大改善。“我做了38年水利工作。周营靠近长江,夏天防汛压力大。以前汛期来临要挑土方加固堤防,一下雨就要在烂泥里走。现在堤防加固,外面水泥护坡,里面铺上植被,堤坝标高也在标准范围,防汛能开车走沥青路,又快又方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改善,前年的大水,我们安全度过了。”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