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产业链、提升创新链、完善生态链,常熟高新区以集群发展抢占产业制高点
千亿汽车产业飞驰创新赛道
□苏报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洁
聚集汽车相关企业160家,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590亿元,占苏州汽车产业产值的五分之一;新能源三电领域优势突出;获评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汽车零部件)等称号近年来,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常熟高新区硕果累累。
今年初,苏州发布《关于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常熟高新区以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思路清晰,步稳蹄疾:打通产业链,一份实施方案为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谋篇布局;提升创新链,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强势崛起;完善生态链,瞄准双碳目标,氢装上阵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常熟高新区正积聚势能撬动创新赛道,加速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为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抢占产业制高点。
抢占产业制高点
加速落子推进集群建设时间表
7月20日,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学院三方签约仪式在常熟高新区举行。常熟理工学院、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罗斯德尔汽车饰件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将定向为延锋公司培养研发技术人员,推进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延锋将用足用好这个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人才,抢跑智能座舱新赛道。延锋国际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说。
延锋系是常熟高新区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的一条重要支线,在它旗下的汽车座椅、汽车饰件等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成长为细分行业的国内领军企业。
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为主攻方向,常熟高新区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传统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新迭代,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形成了龙头带动、配套完善、集群发展的高质量产业格局,已成为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截至目前,常熟高新区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企业160家,成功引进丰田、三菱、大陆、西门子等19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法雷奥、马勒、延锋等10家全球百强汽车供应商,产品主要涵盖汽车动力系统、电子系统、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丰田系、三菱系、大陆系、延锋系、马勒系、正力系六大企业体系。
5月,《常熟高新区推进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式启动,汽车产业的爆发期被寄予更大期许。瑞普动力新能源项目、埃斯创车用空调总部项目等一个个项目的接连落子,也展现出常熟高新区正在加码产业布局,抢抓机遇向未来。
《方案》为常熟高新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划定了时间表。常熟高新区将以获批科技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融入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为契机,培育一批产业链主企业隐形冠军,构筑自主可控的汽车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新引进汽车电子企业30家、新能源核心部件企业30家,规上汽车企业达120家,全区汽车类关联企业达300家,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高地、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要地和新技术示范应用基地。
激发发展原动力
昆承湖畔创新科技强风起
创新生态越好,越容易萌发创新的种子、催生创新的成果。多年来,常熟高新区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不断叠加资源优势,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阳光雨露。
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是苏州市域一体化北向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区域,也是常熟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最佳承载地
产业规划上,常熟高新区秉承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区域协同三大原则,强化新能源+数字科技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战略产业。
空间规划上,以打造苏常一体化创新生态发展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常熟高新区初步形成一湖两湾三轴的总体布局,构建创新智慧低碳湖区、科技产城融合高地。
风起昆承湖畔。一批批创新型优质企业、平台载体抢抓机遇,提前布局落子。展开规划图,在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核心地带,一座犹如绿色海星的小岛格外醒目。
UWC+创新岛是一个以创新科技为主题的复合型科技创新园区,占地面积191亩。去年9月,该项目正式开工,未来将打造成为千亿估值、百亿销售、十亿税收的科技创新岛,成为常熟对接新兴产业和世界前沿科技的一张闪亮城市名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7月10日的常熟人才盛会上,高品质人才社区人才归谷重磅发布。UWC+创新岛将作为人才归谷的重要一翼,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
与此同时,零碳数字科技岛、协同创新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常熟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沈建刚说:我们始终秉承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左边生态、右边产业,中间城市,力争将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打造成产业强、城市美、环境优的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新典范。
其中,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氢燃料电池等汽车重点产业领域,常熟高新区积极参与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将在中新(常熟)昆承湖园区大力推进中欧氢能创新中心、氢能大数据平台、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交流与培训中心等三大国家级平台建设,全年引入新能源项目不少于10个,进一步放大产业规模优势。
瞄准双碳总目标
氢装上阵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2019年,常熟开始着手前瞻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承载该市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的核心区域,常熟高新区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短板弱项,超前部署了一批致力于关键技术研究的头部企业。
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中,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动力核心,占燃料电池电堆60%以上成本,因此,膜电极又被称为燃料电池的芯片。目前我们已经投入生产7款商业催化剂,年产500公斤,燃料电池汽车装机量达到400台,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江苏擎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威说。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电堆引射器等系统辅件企业加速集聚。目前,常熟高新区集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项目40个,总投资近50亿元,达产产值超百亿元。
一头连着制造业,一头连着应用端,氢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也是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在常熟高新区,氢能源应用场景屡见不鲜:常嘉氢、诚志空气两座商用加氢站已经建成;160辆氢燃料公交车、物流车、工程车每天行色匆匆地为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奔跑,成为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线。
在刚刚建成的诚志空气银河路加氢站,负责人蒋鑫介绍,该站具备1000千克/日的加氢能力,按每辆公交车20千克加氢量计,可满足50辆公交车12小时的加氢需求。
除了加强公交车、物流车、重卡、环卫车等车型的示范推广力度,常熟高新区还不断拓展氢能在备用电源、绿氢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风光发电+氢储能示范项目,探索储能领域应用新模式。完善氢能全产业链应用生态,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先导区。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昆承湖园区与氢能源前端技术创新环节和数字化紧密衔接,将常熟高新区建设成为以青为底色、以清为亮色、以氢为特色的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