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江苏资讯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开学正式实施

新华日报 2022-09-01 12:31

□ 记者 张琳 葛灵丹 杨频萍

见习记者 贺奕

今年秋季学期,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在各中小学正式启用。记者了解到,最近一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新课标的启用将决定未来10年义务教育的方向。如何理解新课标?新课标将带来哪些改变?

变化的不仅仅是课时比例

新课标一大变化,是对各科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从单科角度上看,语文课时比例从2011版教学时长占比13%至15%提高到了20%至22%,教学时长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数学课,占13%至15%,科学类课时占比升至8%至10%,超过英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保持在10%-11%,大于英语和理化生、科学课时比例。

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中小学开展了一场场对新课标的思考和讨论,课程改革的方向愈发明晰。“经过5个多月的学习和培训,我和同事们已经基本‘吃透’新课标精神。”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校长杨东亚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他告诉记者,语文教学时长的增加,主要强调了语文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杨东亚说,“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概念,提出整本书阅读并作为课程化学习项目正式进入教学内容。”杨东亚解释说,该项目是让孩子学会读某一类型的书,比如历史著作、人物传记、社会科学著作等,并从中汲取完整全面的营养,“意图是打破单篇教学,掌握更多阅读的方法,新学期学生们将通过‘组团’方式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新课标更看重孩子的体验,对学习过程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和表达,比如说,数感和量感,生活中用得比较多的‘空间距离’,目测一下大概能知道是多少。这些不属于以前的书面考试关注的点,但实际上对于生活还是挺重要的。”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余颖说,新课标出来之后,数学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新课标下,体育因为课时仅次于语文、数学,被外界称为“第三门主课”。2022版课标中特别提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课程内容。“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到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体育课肯定是按照课时要求开足的。此外,全校学生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保证‘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南京市逸仙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夏静介绍:“开学第二周,课后服务就要开始了,每周三、四的体育活动有篮球、乒乓球、跑酷、体操等近20项。”

与前一版课标相比,英语的学科课时占比一直保持6%-8%,但要求实际提高了。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刘蔚介绍说,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词汇量“三级+”等级需达到1800词,相较于2011版课标增加了200个单词左右。“尽管目前还是教学过渡期,2024年才有全新教材,但今后的考试难度和灵活度都将有所提升。”

孩子们的“长作业”将增加

新课标已经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教学在不少中小学已有探索,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

为什么要求每门课都开发跨学科主题?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姜树华认为,新课标对义务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个首要问题做出整体刻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培养提升学生所需的核心素养,“在帮助形成正确价值观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人才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都体现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而不是题海中。”

杨东亚说,“当在新课标下学习《赵州桥》这节课时,不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事情,还涉及到物理和数学知识、地理和历史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更大、更高层面理解语文、探索语文,真正体现‘大语文观’。”“将各科知识‘串’起来,放入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余颖举例,“我们教学中提到‘杯琴’,根据杯子中水的多少,敲出的声音也不一样,这就是数学跟音乐的融合,我们要从数学角度,看水的刻度、比例怎么去跟音高相匹配,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是有用的。”

姜树华认为,跨学科教学也要求教师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暑假期间,我们紫琅一小的各门学科都已尝试设计跨学科学习的一些重要主题,随着项目化、任务群等跨学科学习内容的增多,家长们会发现孩子的‘长作业’会增加,跨学科学习一定需要一段周期来实现。”他举例说,比如四年级语文课程中“有趣的汉字”,让学生走向社区在生活中寻找有趣汉字,在广泛阅读基础上,我们尝试学会用数学统计方式找出用错频率最高的汉字,继而引导学生阅读梳理汉字源流,去讲述其背后的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跨学科学习,歌曲《生僻字》在学生中悄然流行。“这种学习是基于适合年段,融入生活,兼济不同学科,层层递进的学科实践,学生们当然乐此不疲,各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就这样渐渐根深叶茂起来。”

新课标如何扎实落地

“送给一年级的你!”“快乐学程周”“我有好习惯”“我爱读好书”“玩转大风车”……今年,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专门为新入学小朋友准备了《晓小的书》。杨东亚说,此次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也强化了幼小衔接,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课程都将在设计层面更加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一年级小朋友的开学第一周不开展学科学习,而是通过这本融通学程,构建以价值为核心的学习经历。”

“今后十年,素质教育将全面铺开。”杨东亚提醒,“接下来,艺术、科学、信息科技等各类课程,都要鼓励孩子多操作,多动手。”

在新学期,学校将依托各自优势,因地制宜探索跨学科课程。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征介绍,近年来学校已引入了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比如以六朝博物馆为活动基地,从衣食住行各角度的文物资源为学生揭开当时百姓的真实生活。去年,学校邀请到南京博物院专家进校园,老师们指导初一新同学创意制作青铜器,笔筒、花瓶、布包、灯架等精彩文创设计,体现了艺术和科技的碰撞,“我们将通过更生动有趣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更科学的过程管理和资源整合,把跨学科的理念落到实处。”

“我们学校所有的主题活动都是与学科融合相关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校长叶微说,今年上学期为期一个月的“春日课程”,分不同年级探索春天的秘密,“有了新课标后,我们就更有依据和底气去做这个事情。”叶微说,“秋季开学后,10月份将会推行更为丰富多彩的‘秋日课程’。”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