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加快推进,沿线地标焕发新活力、新色彩
最美的河从传统流向新生
□苏报记者 罗雯
山幽水静、古桥碧影、灯影交错在虎丘,虚拟影像、真实人像、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矗立运河畔灿烂了千年的虎丘塔,灯光为笔,天空为布,流光溢彩奇幻绽放,给观众带来一场引人入胜的全息视觉盛宴。最近火爆苏城的虎丘奇妙夜正以全新姿态强势融入市民夜生活,而大运河苏州段沿线一处处地标亦焕发出新活力、新色彩。
打造鲜活的实体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苏州段,北起相城区望亭镇五七桥,南至吴江区桃源镇油车墩,纵贯南北96公里,纵跨5个区、14个街道、9个乡镇,以及望虞河、吴淞江、太浦河等河道,沟通黄金水道长江,串联太湖、阳澄湖、独墅湖等众多湖泊。
近年来,苏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部署,建立一组一办一院工作机制。2019年以来,市运河办编制印发《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基本完成《苏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拟定工作,规划构建精致文化长廊、精美生态长廊、精彩旅游长廊,整体建设水韵古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千年古城开放式博物馆。
苏州作为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沿线运河遗产丰富,遗产点类型齐全,具有多元化特征,是鲜活的实体运河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是首要任务,苏州已先后完成了虎丘云岩寺塔、全晋会馆、吴江古纤道、盘门内城河驳岸及城墙、胥门城墙等的修缮修复,构建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立遗产点全覆盖的监测预警平台。
此外,苏州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求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调整优化大运河沿线空间布局,强化运河文化展示、商务商贸、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功能。
运河文脉持续打响运河品牌
苏州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与苏式美学有机串联了起来,纵贯苏州全城,巧借运河之水,立体呈现最江南的人文风貌。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苏州高质量推进盘门核心展示园、平江路核心展示园、环古城河集中展示带导入应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形象系统,推进宝带桥澹台湖核心展示园改造提升。用数字化赋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部署解说系统编写,推进大运河网上文化公园展示平台搭建。与此同时,苏州正持续以运河十景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把古城保护更新、文旅融合发展、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有机融为一体。其中,浒墅关古镇综合开发等14个项目列入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273亿元。
另一方面,苏州持续打响运河品牌,积极举办重大活动、创作文艺精品、开展学术研究、加大宣传推广。去年,苏州成功举办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累计超过13.6万人次参与相关活动,线上受众突破2.7亿人次。举行大运河系列品牌赛事、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运河杯龙舟赛等运河主题体育赛事活动20余项次。文艺创作方面,民族交响乐《江河湖海颂》获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原创主题舞剧《运河》入选年度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并在全国开展24场巡演。
黄金水带与城市绿带并行
秀水绕千户,活水兴百业。苏州通过推进大运河生态绿廊建设,进一步改善运河风貌。在运河水治理方面,设置水质监测站点32个,对45个水域重点关联断面逐个整治,去年劝退违规项目29个。同时,苏州已完成堤防加固工程,总长155.26公里,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200年一遇,并同步建成了高标准的休闲健身、文化旅游、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两岸共建成健身步道118.03公里,为群众近距离感受运河、体验高品质滨水空间创造了便利。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近三年市级财政预算合计安排3.93亿元直接用于大运河姑苏区段运行维护、枫桥夜泊项目建设等项目。为促进沿线文旅项目投资,苏州大运河文旅基金目前完成出资4.4亿元,认缴总额2.7亿元。
今天,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还将在第四届大运河博览会精彩亮相,线上线下互动,跨界融合传播,让这条最美的河,从传统流向新生。如今,这96公里的水路充分传承了古城与水乡文脉,植入多元主题功能,也充分激发出大运河苏州段的活力。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