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顾 敏
“今天有这么多外国记者,希望大家能够帮我们做介绍,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继续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17日上午举行的党的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在回应美国记者抛出的“高管无法来华影响外商投资热情”问题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提出在做好防疫前提下为国际投资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并通过中外媒体镜头向世界发出真诚邀约。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势牵动世界目光。一个半小时左右,中外记者接连提出11个问题。面对经济稳增长、外商投资环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热点话题,3位有关负责人坦诚回应,在答问中进一步明晰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
关于经济形势,路透社记者提出,很多分析师把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调到3%左右,“请问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有没有一个分析?另外党的二十大以后,会不会出台更多稳增长的措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赵辰昕回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表现也依然突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加充满机遇。赵辰昕现场举例:我国目前正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对重点领域项目进行改造升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设备订单都在大幅增长……“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中,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我国发展机遇、各类商机无处不在。”
赵辰昕表示,最重要的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相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方向,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甚至讲要搞自给自足的经济。
赵辰昕直言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丰富市场供给、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创造了条件,有力改善了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促进了国内大循环效率和质量提升。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赵辰昕说,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但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外资问题一直备受外国媒体关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提问:“就目前发展阶段来说,中方对于批准和鼓励新的外商投资项目有何考虑和计划?”
赵辰昕说,我们会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进一步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注入强劲的动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中国究竟能否端牢自己的饭碗?”有记者提问。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数字最有说服力。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丛亮围绕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等五个方面,用翔实的数据进行阐释,“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生活。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确保能源安全始终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逐步完善,供给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今后,我国将重点从扎实抓好固本强基、有序替代、风险管控三个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