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王可 苏报通讯员 李佳
吴廷琛是苏州第五个、清代最后一个连中二元者,他的宅院是典型的官衙深宅大院,脊檩和大梁以彩绘装饰,站在高处能够尽览古城风貌。近日,随着吴廷琛故居房屋协议搬迁项目最后一户完成交房手续,该征收项目实现清零,正式进入保护修缮阶段。吴廷琛故居的修缮以及后期活化利用,有望激活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基因,让老宅在活态利用中重获新生。
今年是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成立10周年。经过多年实践,姑苏区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保护路径。作为古城核心,平江街道坚持保护为先,按照保持古城格局、展现传统风貌、美化环境景观、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整体保护、活化利用、艺术赋能的方式,深入挖掘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禀赋,着力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古风新韵。
平江街道位于古城核心,拥有得天独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古宅、古巷、古城是景区,被各地来的游客欣赏、游览,直观感受苏式生活;同时,它也是家园,是两千多年来苏州人的诗意水乡。对于古城保护,我们将孜孜以求,为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承载浓厚的生活烟火气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让高品质的苏式生活成为古城最亮丽的底色,让游客的脚步和思绪停留在古城的常态生活空间,与这座城市的美好一起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平江街道党工委书记袁硕旻如是说。
整体保护激活老宅自我造血功能
从古城仓街沿着中张家河的北边往西走,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处修葺一新的宅子。白墙黑瓦,门口没有匾额,只挂着一块金色小门牌,上面写着中张家巷29号,旁边则是一个黑色门禁系统,现代与传统在这面白墙上竟有了微妙的和谐感。
古建老宅是苏州引以为豪的名片之一。然而,在岁月流转中遗存的古建老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都面临老化坍塌、居住人员混杂等问题。这处位于平江街道辖区内的中张家巷29号宅院,便是古城无数老宅重获新生的缩影。当它重新回到我们视线中时,仿佛换了一种面貌,被重新规划的功能区间、崭新的智能家居所取代。
有机更新、整体保护代替原本的拆拆改改,是老宅改造过程中姑苏区平江街道与相关部门不断努力的方向。修旧的同时,还要积极谋新。为此,项目方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在建筑外增加了屋面保温层、中空玻璃,中央空调,以及地暖、新风系统、智能门禁系统等一众现代化设施,让空间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新中式的装修风格也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经过修缮更新,中张家巷29号老宅吸引30余家企业意向入驻,其中不乏金融证券、科技总部等高端业态。去年11月,某大型投资管理企业总部强势入驻。中张家巷29号为后续古建老宅引入社会资本、深化合作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古建老宅的资源活化发展奠定基础,在全社会形成投资古城就是保护古城的共识和实践。看着曾经住过的宅院焕发新颜,71岁的居民樊涌泉激动地说:这里承载了我的青春。看到老宅华丽变身,我真的很高兴!
除了中张家巷29号,平江街道还挑选了一批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名人故居,通过现场走访、档案整理、专家解说、视频拍摄等方式展示名人故居现状,深化名人文化内涵。悬桥巷47号方嘉谟故居、邾长巷7号洁园等总部企业招商项目也正稳步推进,建新巷30号、悬桥巷25号等多处老宅完成改造活化,在还原传统苏式民居格局的同时,展现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座座修旧如旧的老宅被赋予自我造血功能,在活态化的利用中重获新生。
今年以来,该街道还依托辖区丰厚的老宅资源,发挥独特地缘和市场潜力优势,强化招商力量,在打造特色街区、特色酒店民宿上持续发力,招引万豪CA酒店等一批首店经济项目进驻古城,还联合高端餐饮品牌在大儒巷丁宅推出苏SHOW项目,不断激活老宅造血功能,打造老宅里的高端餐饮样板。
活态保护让街头巷尾腾起烟火气
今年七夕,来自东北的游客李艳之身着苏式旗袍,跟着昆曲演员,在平江路学唱《牡丹亭》,体验传统水磨腔。尽管曲调不准确、吐字也不甚清晰,她却乐在其中。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还和其他游客提着花灯,在挹清廊寻觅杜丽娘留下的谜题信物,在古巷、古宅、古桥中品味姑苏古韵谈及感受,李艳之以北方人特有的爽朗笑声回应:在七夕这样特别的节点,感受苏州人的传统习俗,有那么一刻,仿佛我也成了苏州小娘鱼!
这是平江街道结合观前社区、大儒巷社区等多个景区社区特色,配套推出的美美与共周末有约项目,凝聚辖区博物馆、老字号、商会、文艺场所等优势资源,调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市民游客打开体验古城典范生活、江南文化的全新窗口,让街头巷尾腾起烟火气。该街道还举办遇见平江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等有温度、有传播力的文化活动,打造更多精致节点,深挖古城文化内涵。
9月26日,2022年第十四届平江晒书节活动在金谷里艺术馆启幕,吸引市民游客深度打卡。现场,通过打造稽古传薪苏州民间古籍收藏展、藏书名家圆桌会议等活动,沉浸式领略老苏州的晒书传统,展现江南文化精神内涵。现场还同步展示了新书《家在古城》、苏式生活系列连环画《活色苏城》等反映姑苏深厚人文底蕴的力作。其中,范小青的《家在古城》以重走同德里、钮家巷等街巷的形式,详实记录古城在民生改善、老宅修缮、整体风貌保护等方面的探索;《活色苏城》则以连环画黑白线描为特色,展示2500多年姑苏极简史以及苏工苏作、园林美学、不时不食等苏式生活特色场景,让市民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姑苏人家生活。
古城保护并非孤立的存在,复兴一座古城,还要唤醒一段历史,往往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综合体。袁硕旻认为,将两者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活态保护手段让历史文化显现于古城角角落落。
艺术赋能让市民游客感受独特平江味道
今年国庆长假,平江路支巷东升里人头攒动,市民游客流连于艺术手绘墙前驻足拍照。北寺塔东侧的塔影弄则因融入现代光影技术,重现旧时苏州塔影入巷之景,让人流连不去近年来,平江街道联合相关艺术、策展机构打造东升里文化艺术长廊金谷里艺术街区等特色街区,通过艺术赋能、科技赋能让一条条背街小巷变得满目生机。一堵堵朴素的围墙因为艺术的介入,一下子生动起来。一条条普通的街巷因为注入了多元化的元素,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陡增。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平江街道办事处主任潘家栋告诉记者,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那些老遗存与新城建、老居民与新创客、老故事与新生活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与融合,是古城保护和城市更新过程中,街道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平江街道认真研究古城特点,深入挖掘街巷人文轶事,一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对原有老旧街巷、破损居民楼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融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推出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获益的古巷可持续发展举措,打造舒适、美观、共享的公共空间利用范例。以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平江》为例,该剧让每位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大家戴上耳机,跟随指令,开启一段100分钟的声动旅程。步行6000步,经过860户姑苏人家,穿过10多条古朴街巷,听到10多位苏州名家的声音,路过4座园林和博物馆,穿过座座古桥,在声音的引导下游览姑苏古城,脚下即舞台,感受独特的平江味道。
该街道还充分发挥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先后与市土地储备中心、市人社局、市科协、苏州博物馆、市档案馆等单位携手打造绿色土储 红韵平江花红古巷 根系平江科普有约 智汇平江海棠雅集 红润平江红色档案 寻忆平江等党建品牌,以古城保护为核心,打造经济发展多元、城市建设错落、文旅科普繁荣、为民服务到位等多方向、多维度的古城生活新生态。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