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江苏资讯

富民工坊,家门口挣上“舒心钱”

新华日报 2023-01-10 09:53

□ 记者 董 鑫

1月7日,临近中午,暖阳高照。沿着229省道兴化段,记者驱车由北向南,再西转进入春达路,竖在路边的红色标牌很快映入眼帘:荻垛镇富民工坊一条街。

走进德威不锈钢制品厂,“富民工坊”标识牌张贴在墙。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工坊内,刘存凤、戴粉红、蒋远凤正忙着组装膨胀螺丝。

“做一个多少钱?一天能做多少?”记者问。“一分半钱,一天一般做4000多个。”戴着老花镜的刘存凤大妈快人快语。停顿片刻,刘存凤指着坐在对面的戴粉红说,“她手脚快,一天能做5000个呢!”

像德威这样的“富民工坊”,在荻垛镇向阳村聚集了32个。镇经发局局长夏晓华告诉记者,该镇借助交通区位、产业优势,去年在工业园区附近创设“富民工坊”一条街,开发“智慧工坊”系统平台,依据企业外包业务与用工需求,动态发布工坊布局、加工产能、闲置人力资源等情况,为农村低收入群体做好“项目中介”,提供抽芯铆钉加工、膨胀螺丝组装、半导体芯片封装等工作岗位,实现“特色产业进农村,农民家门口就业”。

“孙子孙女都长大了,我就不需要接送了。”刘存凤告诉记者,自己选择在“富民工坊”打工,看中的是距离近和时间自由。“我住在邻村,骑电动车过来不到20分钟,中午还提供饭菜。到了下午4点半,我就下班回家烧饭。中途有事,可以随时走,一点都不耽误事。”刘存凤乐呵呵道。

一个“富民工坊”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德威不锈钢制品厂负责人周爱萍告诉记者,自家正常每天用工就有10余人,每月发出工资约1.5万元。

下午近1点,在向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周福勇骑着电动三轮车前来,熟练地打开“富民工坊”的门,开始组装楼梯栏杆立柱配件。43岁的周福勇患有肢体残疾,早年在泰州打工,后来父母年纪大了,他回老家工作,现在是村“富民工坊”点的负责人。

“原材料从哪儿拿的,成品要送到哪儿以及每个人实际工作量和应得报酬,我都会按时记下来。”周福勇翻开考勤表、报销表及送货单,白纸黑字,一清二楚。向阳村党总支书记吴广进介绍,目前在村“富民工坊”点工作的都是残疾人,有10多人。此外,还有一些村民会将原材料带回家加工,“每月一般可以挣上千元,够买菜钱了。”

“针对残疾人和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我们在向阳、荻垛、富家、郏周等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或村内作坊也同步设了‘富民工坊’,方便他们就近打工挣钱。”夏晓华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挂牌运营的36家“富民工坊”,设有集中式工位89个,接单数量7000万件,总额近175万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荻垛镇党委书记成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完善线上“智慧工坊”系统平台,线下布局更多“富民工坊”,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让“富民工坊”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