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渔民成为湿地巡护员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2-07 09:51

在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鹭鸟聚集在湖区嬉戏觅食。
  洪子波摄(人民视觉)

冬日鄱阳湖,草洲之上,芦苇丛丛,一望无际。地面若隐若现的绿草,等待春雨降临,迎接新的生机。

沿着湖区公路,我们的汽车行驶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一处岔路口停了下来。“前段时间下了几场雨,水终于积起来了些。”巡护员陈保护带领大家在齐身高的芦苇丛中穿行了十多分钟后,指着前方一个浅滩说道。

曾经的陈保护靠捕鱼为生,他说:“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还很危险,孩子也劝我别干了。”以前每年6月到9月,是鄱阳湖捕鱼时节,也是湖区天气最恶劣的时候,大风大水,一不小心渔船就被掀翻。与老陈同年代的渔民,几乎没有儿女愿意继续捕鱼,大多外出去城市里打工。

后来,长江和鄱阳湖禁渔,江西省南昌市南矶乡所在地位于保护区,乡里渔民们上交渔船和渔具后,“洗脚”上岸。上岸以后,老渔民们开始头疼:自己能做些什么事?

和老渔民一样头疼的还有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面积大,巡护队人手少,总有管不到的时候。

在南矶湿地,各湖泊群和水鸟等野生动植物有着稳定的生态相关性,这是南矶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的基础生态条件,这种稳定关系一旦动摇,将给湿地生境和水鸟栖息带来严重干扰。

如果让老渔民去做巡护队员呢?

2020年,南矶乡政府召集起老渔民成立了巡护队,9名巡护队员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道,开展巡护、宣教、清理垃圾等工作。时年54岁的老陈,从渔民转而成为一名巡护队员,每天穿行在守护湿地的路上。

“从小在湖区长大,三四十年的捕鱼经验,哪些地方会有人去偷鸟捕鱼,路线怎么走,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说起巡护,老陈得心应手,“巡护队的工作,主要就是巡查是否有偷猎候鸟、偷捕鱼类等破坏湿地的行为,同时还要监测湿地情况。”

每天早上8点,老陈会带上干粮和水,准时出发去湖区巡查,有时得开车,有时得坐船,大多要靠脚走,一去就得到傍晚回来。

近年来,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来观赏候鸟和风景的游客越来越多,老陈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十多年前,老陈就在自家开了农家乐,但都是零星散客,一年赚的钱只够贴补家用。“现在游客多了,农家乐成了家里主要收入来源,节假日特别忙的时候还要请人来帮忙。”老陈说。

“在巡护队工作近3年,就属去年最忙。”老陈说,去年6月以来,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湖区水位持续下降,有人到鄱阳湖捞鱼,还有人把车开到湖区,露营生火,很容易留下生活垃圾,“我们每天都要去劝阻,要文明旅游,不要破坏湿地。”

为随时监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除了有专职和渔民巡护队,还从2014年开始陆续设立了11个固定视频监测监控站点,监测面积覆盖了保护区的1/3,加强了重要湿地全天候监测能力。

“监控站点主要用于巡视查找是否有人为活动的干扰,随时监测湿地物候情况,包括水位涨落和植被生长情况,作为水鸟监测的补充手段。”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万松贤介绍,管理局同时还依托各科研院所,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研究,近年来通过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了沿湖地区湿地开荒、湿地保护区违建等非法行为。

2022年,南昌市获评“国际湿地城市”,继续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仍将是一项重要工作。

黄昏时分,沿着湖区公路离开保护区时,浅水湖面上、草丛中,鸟儿们觅食、嬉戏,空中不时传来鸟儿鸣叫声。经过卡口时,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车辆,阻断偷捕者将鱼类带出保护区的路径,以杜绝非法捕捞,保护湿地生态资源。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