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倪方方
2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宋青来到昆山市巴城镇凤凰村。村民们和宋青相见犹如老友重逢,熟络而亲切。
“经过多年的整治和修复,凤凰村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污染的土地平整复绿,村里建起了小游园、停车场。”宋青告诉记者,当地一家企业曾违规堆放炉渣,村里的土壤、河流遭到污染。5年前,宋青来到村里深入调研,听到村民们的诉求和执法者的困扰后,她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当中环境修复执行机制》的提案。
很快,宋青的提案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生态环境部的高度重视和详细回复。2019年1月,最高检联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宋青提出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难等问题,在意见中有了相对明确的解决办法。有了政策加持,凤凰村的整治有了新进展。
“环境修复资金该放在哪、该谁管、该谁用?谁来敲定修复单位?谁来监督修复成果?”纸上的提案如何有效地转化为政策和具体工作举措,宋青一直在追问。随后的履职过程中,宋青持续围绕环境资源立法、司法议题,聚焦推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基金化管理、完善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机制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建言。
5年来,宋青共提交22份提案,其中《关于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当中环境修复执行机制》荣获十三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如今,太湖全面禁渔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为太湖水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改善开出科学“良方”,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很有必要。“太湖水质改善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浓度没有降低,甚至部分年份不降反升”“退捕渔民年龄偏大、文化低、技能弱,以灵活就业为主,期待更多帮扶政策”“偷捕现象屡禁不止,监管有困难”……在和当地渔民、镇村干部及太湖渔管办等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时,这些问题引起了宋青的高度关注。
太湖在禁捕退捕前的捕捞产量连续多年在6万吨以上,其中湖鲚约占55%,银鱼及虾类约占10%左右。由于湖鲚、银鱼、青虾等存在产卵后死亡的生理习性,若在其生长成熟后不捕捞,容易导致营养在湖内循环。为此,宋青今年准备递交一份提案,就如何打好长江禁捕“组合拳”,持续优化太湖水域生态保护工作提出建言。一水一策,科学开展增殖放流,通过生态回捕推进太湖生态渔业发展实现水域生态平衡……一系列保护太湖水生态环境的建议正在形成。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蓝天”。作为“江苏省购买碳汇第一人”,宋青倡导成立了苏州首个巾帼“碳汇林”,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倡导低碳植树理念。5年来,宋青就“双碳”议题先后递交《关于推进林业碳汇发展的提案》《关于聚力“双碳”目标推进“数智”控碳的提案》《推进“三生融合”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赋能双碳工作的提案》等多件提案。今年,她继续关注绿色低碳发展,正在准备《关于进一步探索实施“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关于建立“碳交易产品标签”制度完善碳市场体系化建设的建议》等一系列提案。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要有恒心更要有韧性!”宋青说,在新一届全国政协的履职中,她将持续关注绿色低碳发展,赋予履职工作更多的绿色基因,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