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快速进步,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全国两会期间,委员们对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提出了许多务实的提案。
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鼓励欠发达地区将发展数字经济纳入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考量。“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尤为重要,要跳出单个县域看发展,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的弹性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此外,在各类对口帮扶中,建议帮扶方将引入数字经济新业态作为重要方向,发挥资源优势,为县域牵线搭桥。”许玲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的观点与许玲不谋而合。“我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强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的跟踪与利用,推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在实现空间立体覆盖的基础上,使数字化业态覆盖从数据采集到应用、从监测到防治、从种子到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等全过程。”吴杰庄表示。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对大多数农民来讲,眼见为实,当下见效最好。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较快,是因为简单实用。淘宝村、微商村到现在直播村的出现,也是类似原因。
吴杰庄认为,应着眼农业农村实际,开发更接地气、更简单实用的数字应用。“应尽快制定高科技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让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他说。
激活数字人才的“蓄水池”
功以才成,业以才兴。建设数字乡村按下快进键,数字人才尤为紧缺。许玲建议,地方职业教育院校可以将社会人员的职业再教育纳入考量,发挥数字就业“调节器”作用,为县域持续培养数字技能人才。
如何激活数字人才的“蓄水池”?吴杰庄建议,支持农业类高校承担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同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工作,培养一批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乡村实用人才。
水深则鱼聚,林茂则鸟归。在谈到如何突破育人的瓶颈时,吴杰庄认为,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向乡村集聚。“比如,完善编制管理、职称评定、人才招录等政策;鼓励农业科技人才采取兼职兼薪、技术入股、脱产挂职等方式为乡村服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乡村科技人才活力,切实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福利待遇。”吴杰庄说。(记者 史诗)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