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江苏资讯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华日报 2023-04-09 10:21

□ 记者 许海燕 沈佳暄 颜颖

“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明确要求。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江苏如何加强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规划为基,绘好乡村发展蓝图

4月初,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3000余亩油菜花次第盛开,与周边错落有致的民居交相辉映,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拍照。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如今变身远近闻名的农文旅“打卡点”,离不开镇村规划的“一张蓝图”。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乡村建设需求持续旺盛,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因此我们综合考虑交通、历史、文化、规模大小等因素,在全镇范围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南渡镇副镇长朱初冬介绍,庆丰村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渐进式更新方式,盘活乡村存量资源。结合打造金色庆丰农旅小镇公园综合体,鼓励庆丰村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资格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回收,转移登记后统一对外出租经营或入股合作,实现集体增收。

乡村要振兴,规划要先行。在更高起点上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统筹引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性工作,更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为加强市县域统筹,我省积极构建‘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地区规划体系, 注重从城镇化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等宏观视野谋划村庄发展和布局。”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县域层面通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明确自然村庄分类布局,确保村庄发展方向“不跑偏”;在村庄层面强调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明确村庄用地布局、建设安排和风貌管控等要求,确保村庄规划建设“不走样”。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更高水平的精准精细管理,建议加快推进村镇功能分区分类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段学军建议,在全省开展以村镇为单元的村镇水土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约束与资源价值等承载力的量化评估,在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下,结合承载力的量化分级结果,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发展功能,建立全覆盖的江苏村镇功能分区分类规划。“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成立规划工作组,科研单位负责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政府部门负责科研工作的支撑、成果评审和推广应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乡村发展功能分区分类规划的工作平台,对规划调研人员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等。”

统筹兼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拿上绿色积分卡、绘有二维码的垃圾袋,通过刷卡、扫描二维码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安装满溢报警装置的垃圾箱满载后会提醒清运员……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上线积分制垃圾分类模块智能管理系统后,整村垃圾分类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均达100%,分类准确率达68%。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硬件和软件,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的现代生活家园。

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泗阳县三庄镇费渡村爱心食堂去年7月起为村里老年人提供服务,60岁以上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如东县洋口镇南渔村开设南渔书吧,寒暑假大批孩子在退休老校长姜芝红的带领下在这里读书下棋,小书屋成为“假日课堂”。启东市合作镇将农路、桥梁、绿化等17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全部纳入管护范围,专职管护人员落实到村,为设施配备“专职保姆”。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介绍,启东还将强化农副产品冷链保鲜库布点建设,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等配送体系,便于推动“四青作物”等更多农产品进入连锁餐饮、大型商超等采供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提质创新发展,鼓励支持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农资配送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全面为农业现代化补齐短板。

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方面,今年我省将着力打通连接农户“最后一公里”,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每年新建200个以上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个以上省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在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方面,将着力推动服务重心、资源下沉,加快构建县域内统筹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

持续发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湖荡密布,渔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华东明表示,把“水”的事管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

“三分建,七分管”。谢埭荡村新建污水处理项目时,锡山区住建局要求建设单位反复调研踏勘线路,并和村民深入沟通布点和管路走向。项目建好后,后续管护还是由建设单位全程负责。“锡山区政府与省环保集团联手合作,打造锡山区全域范围内农污治理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模式。”省环保集团下属环保产业公司运营部副总经理孙珍虎说,“锡山区新建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都按‘1+8’锡山模式进行,即按照1年建设期和8年运营期为一个生命周期计算,9年期满开启新一轮周期投资建设运营,避免出现‘建管脱钩’的一锤子买卖。”

无锡的探索,是我省不断创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缩影。今年,我省将发挥好乡村建设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推进农村户厕、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计划,重点再建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50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500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群众既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者。“当下,关键是要构建政府和群众同心协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共同体,改变有些地方存在的‘基层干部在干,广大民众在看’的现象。”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建议,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民主化、法治化、长效化轨道,更加注重文化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构建起政府与民众通力合作、共建共享的共同体,让群众成为农村环境治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坚持破立结合原则,加强整治后项目的后续运营管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厕所、供水站等加强日常管理,落实好责任制,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网友热搜

最新发布

更多搜索

内容精选

资讯 苏州 娱乐 体育 财经

热点 房产 汽车 旅游 商业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