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以系统性思维,破除教育资源乡村弱城镇挤的不均衡难题,统筹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
太仓城南,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即将迎来开门办学十周年。这所由3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在过去的十年里,迅速蹿升为太仓新城区的明星小学。
独特的三三三的师资结构,是学校教学水平突飞猛进的密码:三分之一来自合并前的3所农村小学,三分之一来自太仓市实验小学,三分之一来自太仓市区其他小学。
结构带来均衡,更带来公平。
作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近年来,太仓以系统性思维,扬长处、补短板、调重点、解难题,破除教育资源乡村弱城镇挤的不均衡难题,统筹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让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出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项目化补短板,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从南部老镇区迁建到东部新镇区,沙溪镇第一小学这座百年老校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9月,沙一小新校正式投用,建有48个普通教室、32个专用教室。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也叫短板效应,结构的最薄弱处往往才是限制均衡的瓶颈。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木桶的短板在农村。
教育公平,事关千家万户,更是头等大事。调整资源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成为太仓补齐短板的第一招。
十三五以来,太仓累计实施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50个,总建筑面积77.54万平方米,总投资45.59亿元,完工后可新增学位3.25万个。
同时,义务教育投入教育装备经费3.41亿元,教育技术装备100%达省Ⅱ类标准、其中90%的学校达省Ⅰ类标准,江苏省智慧校园占比达85.7%,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居全省前列。
通过一个个项目建设,太仓逐步将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和薄弱项目倾斜,一批农村学校迎来了类似沙一小一般的焕新。
太仓高新区二小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12030平方米;扩建后的太仓市双凤小学,崭新的报告厅让人眼前一亮,图书馆宽敞明亮,专用教室、室内体育馆等一应俱全
在太仓港区,新建的港城第二小学,总建筑面积33544平方米,由四层教学楼、五层综合楼、二层报告厅和体育馆等组成,拥有8轨48班规模。项目总投资近2.6亿元,目前处于收尾阶段,计划今年下半学年开学使用。
根据《太仓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太仓将继续完善与适龄人口分布相协调的学校规划建设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
同时,协同推进《太仓市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库》建设,推动41个学校项目尽快落地;合理调配义务教育存量资源,加大公办校吸纳力度,让公办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随迁适龄入学儿童。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破乡村教育高质量瓶颈
2021年至2022年,通过开展乡村学校定岗招聘计划,太仓在全国重点高校和师范院校中定岗招聘365名乡村教师,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师资结构,扩充乡村优质教师来源渠道。
有编有岗、资金补助。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尝试,是太仓强化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次成功创新。
城乡教育差异,在于办学条件,更在于师资队伍。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太仓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快速升级换代,设施设备完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依然是制约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既要补硬件,更要强软件。
为此,太仓抓实抓牢教师这一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通过集团发展、送教下乡、联片教研、帮扶交流等,优化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通过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太仓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太仓组建21个覆盖全部乡村学校的教育集团,探索集团内教师一体化管理。
在集团内实施城乡新教师一体化培育,太仓将543名新入职不满5年的乡村学校新教师纳入集团集群培养。通过集团双导师和学科工作坊及教学比武、交流研讨、综合素养大赛等专题研修平台,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养。
既解决当前问题,又着力固本培元。
从2020年起,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实效,太仓优化3+X+3交流机制,优先实施集团内帮扶交流和区域内流动。2021年至2022年共206名优秀城区教师交流至乡村学校任教,58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支教。
成立17个名师工作室和23个乡村骨干培育站,持续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培养230余名乡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从根本上强化本土乡村学校骨干队伍建设。
既能引进来,又能留得住。
严格执行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城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中级职称,任教以来必须有2年薄弱学校或乡村学校任教经历制度,共58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支教。
实施太仓市级骨干教师评选和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2021年至2022年,共224名乡村教师获评太仓市级骨干教师称号、228名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
特色课程各美其美,汇聚教育事业美美与共
太仓高新区第二小学,1500多名学生中90%是外地娃。学校针对性打造百川文化校园文化品牌,以开放的胸怀融合教育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
几乎是外地娃组成的校园百川源源足球队,累计获得8个苏州市级比赛冠军,实现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大满贯,先后向职业俱乐部梯队、体校输送运动员20多名。
一支校园足球队的精彩,踢出了太仓全市特色课程的成功实践。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国内的基础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内涵式提升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在变为现实。
近年来,太仓在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中,聚焦活力,全力优化教育创新机制,用课程内容的变量回应日新月异的增量,塑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太仓每年设立1000万元创新发展基金,建设创新实验室,开发丰富特色课程,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激活学校整体办学效益。教育课程的打开方式日益丰富,既能点亮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想象力。
沙一小的新,不仅在于全新的校园,更在于创新的课程。
学校于2004年起实施书法特色项目,打造的翰墨飘香书法工作室,保证每位学生每周均有接近三课时的书法课,并开设8个书法社团,对书法特长生进行提升型授课,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内首批中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数据统计,目前,太仓全市中小学开设门类丰富的学生社团2000个。通过开展学生节主题活动,实现省市级德育品格提升项目全覆盖;开发馆校共建课程,创建大市级社会实践体验站4个,市级社会实践基地45个。
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遍布城乡中小学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百花齐放、各美其美,汇聚成太仓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美美与共。
在每个特色课堂的提质升级里,在每个孩子的求知眼神中,太仓正塑造教育未来的模样。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