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艺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60周年纪念,值此之际,苏州心理健康志愿者们为全市未成年人送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心里的微光健康成长系列小视频。今年3月起,全市各行业领域的专家级志愿者从各个角度解读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以生动讲解、互动访谈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着力帮助家长和未成年人提升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应对各类心理问题。
该系列小视频计划在本年度内持续推出100部,在文明苏州志愿苏州成长苏州微信公众号和引力播App等平台发布。制作过程中,市文明办整合市教育局、市卫健委等部门志愿服务资源,遴选出全市32支优秀健康志愿服务团队、28家公益心理服务机构和23家心理专业规范化服务优秀单位,开展内容策划和制作,并邀请心理健康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把关,为打造该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坚实支撑。系列小视频后期还将在全市12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进行线下播送。
截至目前,心里的微光已经持续更新了10期,内容涉及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少儿情绪抑郁的应对、青春期难题等,广受好评。
儿童心理发展有阶段性、滞后现象和关键期
讲述人:朱峰,苏州市广济医院儿少精神科主任医师、苏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四点特征。
第一,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有同样的行为,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不正常的。
第二,儿童心理发展是有滞后现象的。儿童当下出现的问题很多是由于早年的一些问题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当孩子眼下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我们不能仅仅在现阶段找原因,更多的是要回顾他几年前的问题。
第三,儿童心理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在一定的年龄,我们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和指导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如果错过了关键时期,我们再去引导就收效甚微了。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和我们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家庭作为教养方式的基础单元,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外部环境,父母应该重视早期教养和持续关注。
孩子的逆反现象是自我生长的重要表现
讲述人:陶六一,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理事长、苏老师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
逆反现象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逆反就像一颗种子获得了足够的养分要破土而出,是生命通过不断积蓄能量,为了对抗甚至冲破外界阻碍,释放生长需求的反作用力表现。希望掌控自己,其实就是拥有自我生长的驱动力,即自驱力的表现。但是,当一直受成年人管教的孩子,产生了这种不断强大的自驱力却又受到阻碍,自己的愿望、想法得不到理解支持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叛逆的现象了。
人的一生中有三个叛逆期,最早出现在两三岁的时候,这时候的孩子手脚灵便了,嘴巴也挺灵活了,自己的主张也就越来越大,于是会表现出什么都要自己来,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发脾气、与家长对着干。第二阶段是到了儿童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比较明显。此时,成长起来的孩子已经获得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与要求,使得自我意识更加明显增强,他们比较渴望展示自己独立自主的本领,如果过分严格,使用简单独断的教育方式,就会导致孩子们不听话、情绪化。第三阶段是少年期到青年期早期,一般在初中阶段比较突出。这时的孩子是小大人了,内心的需求想法也更丰富了,如果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或者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尊心就会被压抑,产生逆反,严重的话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冲突或者是对抗性行为。
因此,假如家里有个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坏事情,这说明孩子在快速长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要升级了。
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处理感情问题
讲述人:黄晓霞,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主治医师、苏老师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懵懂,开始向往亲密关系,有自己喜欢的人,甚至收到了同学的情书。但家长面对这样的问题,往往会担心孩子早恋影响学习、行为越轨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单纯地禁止恋爱有用吗?显然不完全有用,因为有些孩子还是会偷偷地谈,如果是这样,家长就没有办法对之后的状况提供给科学的引导和帮助了。
那么,面对孩子恋爱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和接纳孩子在青春期有这样的情愫。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孩子分享你年轻时候的故事和经验。同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推动他去思考,带着好奇去问一问孩子对方什么样的品质吸引了你?喜欢他什么?别人知道你喜欢他吗?要不要表白?表白和暗恋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呢?学习和恋爱冲突吗?我们该怎样恰当地表达我们的喜欢呢?有哪些交往的界限需要我们注意等。通过讨论以上议题,孩子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父母可以真诚地表达出担心,然后去相信孩子们可以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最负责任的选择。
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是否应该吃药治疗
讲述人:吴正言,苏州市广济医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苏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孩子在医院被诊断为心理疾病之后,家长会常常陷入两难。服药治疗,担心药物依赖的副作用;心理咨询治疗,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如果孩子目前的症状比较紧急、严重、顽固,那么药物常常是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改善孩子身心状态的一种有效方式。譬如孩子由于抑郁,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甚至有消极轻生的举动;或者由于过度焦虑,学习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这些糟糕的状态会让孩子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由此引发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人际关系破裂等情况,又会加重孩子的自卑、自责、焦虑情绪。此时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尽快切断恶性循环。
但是很多家长苦恼,孩子的心理疾病容易复发,或者感到孩子好像越来越依赖药物了。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当曾经溺水的人再次下河,仍旧可能会重新陷入危机。这时,要如何更长远地帮助这个人呢?就是教会他游泳。心理干预能够纠正一个人的歪曲认知,训练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能力、增强信心,帮助孩子更安全、顺利地渡过漫漫人生长河。因此,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药物和心理干预各有所长,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状况和专家的建议,选择恰当的方式。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