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梦然 付奇 王拓
江苏省人民政府网、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公众号日前联合推出“在线访谈”节目,首期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爱勋就“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主题,与网友、读者分享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春消息”。
夯实实体根基,“链”就看家本领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苏工业经济总体延续去年四季度稳定恢复态势,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当前,我省提出将制造业视作实体经济的根基,产业“链”上发力,不断“链”就这一决定江苏经济的“看家本领”。朱爱勋表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我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聚焦制造强省建设目标,以更有力、扎实的举措,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这就要求“双线并行”——
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实施新一轮产业强链行动,构建“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打造具有江苏特色、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另一方面,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三大工程”,促进产业向高端攀升。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提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深入实施工业领域节能技改行动,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升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如何推动工业经济率先整体好转?朱爱勋介绍,一手抓工业运行,一手抓改造转型——
在工业运行方面,我省聚焦10大重点行业,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制定针对性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制度,建立运行监测平台系统,加密调度频次,掌握工业运行第一手数据,不断提升主要指标预测的前瞻性、及时性、准确性。充分发挥投资导向作用,编制实施年度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按月跟踪调度,力争全年新开工、竣工省重大工业项目各100项。
在改造转型方面,聚焦制造业“智改数转”,今年将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高端化改造升级、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和融合应用创新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力争再推动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智改数转”任务。我省还制定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化工(危化品)企业高风险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引导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
透过数据,看制造业成色
“今年一季度,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是在1—2月同比增长3.9%基础上的进一步攀升,代表江苏工业经济向上发展的态势,使我们对今年全年工业经济的增长充满信心。”朱爱勋从三个方面解读“同比增长5.5%”这一成绩——
这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的增长,全省工业经济顶住外贸不确定性增强等多重风险压力,克服1月份疫情拖尾、春节假期提前等客观因素影响,总体延续去年四季度稳定恢复态势。
这是工业扩量提质基础上的增长,从质的有效提升来看,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器件、电子专用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相关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对工业增长形成强劲支撑,增长的质态更加优化。
这是稳起步、开好头的增长,将为上半年乃至全年工业经济率先实现整体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个数字同样值得关注。3.6万个,这是去年底我省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的数量。“2012年开始,我省开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到去年底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94家,其中不乏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朱爱勋介绍,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均营业收入4.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5%,户均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数55件。七成以上企业专注细分领域长达10年以上,三成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超九成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其中近四成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它们,成为了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
新能源汽车“跑得快行得稳”
当前,新能源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也是我省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去年,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整体表现亮眼,新能源整车产量同比增长1.75倍。江苏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何举措?这些都是网友关心的热点。
“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新能源汽车产业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变。”朱爱勋说,江苏是汽车产业大省,尤其是零部件企业规模全国领先。去年,全省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83.6亿元、占全国10%,整车产量164.3万辆、同比增长29%。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政策牵引、项目扶持等多种措施,引领实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68.7万辆、同比增长1.75倍,动力电池产量超200GWh、居全国第一。同时,江苏注重发挥消费端带动作用,综合运用积极的财政补贴、下乡和品牌提升活动等,稳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截至今年3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1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27%,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状态。
为缓解“里程焦虑”,江苏也拿出应对之策。近年来,我省出台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率先打破全国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等“无标准、无法规”困境,并从省级层面全面推动统建统营和有序充电;安排补助资金超过15亿元,用于支持推动充(换)电基础建设。
经过接续努力,我省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和规模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用充电设施乡镇全覆盖、高速服务区快充桩全覆盖。目前,省内已建公共充电桩13.5万个、数量居全国第二,车桩比达1.95∶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8∶1);全省高速公路114对服务区建有充电桩864个,其中快充桩852个,可基本满足充电30分钟续航300公里需求。今年,江苏还将新增建设公共充电桩2万个。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