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诗涵
革命文物承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近日,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通知要求,纪念馆、博物馆、学校是优质资源建设的主体,要围绕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进行策划设计、落地实施。
如何让红色资源深度融入思政育人体系?馆校如何跨界合作,共育时代新人?我省部分场馆高校已有相关探索。
用好文物“活教材”
“1921年7月23日的上海,一幢刚刚落成不久的石库门即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刻……”5月5日,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的课堂上,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员张欣怡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同学们重温那段历史。用好红色资源“富矿”,常州大学正在开展第五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邀请20位全国革命类纪念馆馆长和20位全国革命类纪念馆讲解员走进思政课堂,以珍贵革命文物为引,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来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讲解员黄俊峰为常州大学学生介绍该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使用的油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委员就是在这盏油灯昏暗的灯光下,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常州大学商学院大二学生吴梓豪表示,通过讲解员的深情讲述和互动问答,他对革命文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我们能够在清油灯穿越百年的烛照之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使清油灯的灯火始终熠熠生辉。”
“与在纪念馆中的讲解不同,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授课中会更注重故事性和互动性,在追忆历史中找寻新的时代内涵,引导同学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来自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陈萍说。
做深馆校跨界教育
5月6日,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高端研讨会暨全国馆校合作联盟首届年会在常州召开,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部分成员单位的100多位嘉宾出席研讨会。
2021年9月,全国馆校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革命纪念馆积极响应加入,通过一校一馆、一校多馆、一馆多校合作模式,推进馆校融合。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朱成山表示,博物馆、纪念馆内的大量红色资源正是帮助大学生铸根立魂的最鲜活教材,联盟依托合作平台推出“云上微思政课——百家革命文物周周讲”活动,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明星讲解员讲述,馆校专家点评的20余场微思政课通过网络直播,在全国百余座革命纪念馆和高校中产生较大影响。
去年11月,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红色李巷“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共建,50节红色李巷精品思政课正式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表示,锻造时代新人不仅需要搭建平台,更需要馆校通力合作,真正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将“沉睡的历史”以更接地气、鲜活化的形式传播出去。
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今年年初,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等多部门联合推选确定96个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制定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常州大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内涵,成立“红色基因传承社”,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培训;开展“红燕衔泥”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探访家乡红色基地,汲取红色力量。
去年10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御风园”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落成,新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型飞机初教5、抗美援朝的米格-15战斗机等珍贵大型实体入驻。近距离接触国之重器,不少师生感叹“上了一堂沉浸式思政公开课”。“这些展品凝聚着历史,学校借助这种创新形式,期望学生更加牢记初心使命,不仅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国家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王智说。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