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杨帆)苏州围绕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双碳目标建设,持续发挥支持苏州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不断激发绿色金融市场活力,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截至今年3月末,苏州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6647亿元,同比增长50.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4.9个百分点;较年初增长1110亿元,同比多增395亿元。其中,制造业绿色贷款余额2120亿元,同比增长97.6%;较年初增长500亿元,同比多增174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围绕产业结构及区域特色加强绿色金融政策供给,制定了金融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创新工作要点,明确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创新工作举措,稳步推进区域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同时,我市还持续加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积极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持力度,如引导金融机构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助力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减少碳排放;引导辖内法人银行落地苏碳融贷款,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配件生产等领域的支持等。
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是推进绿色金融的重要切入点。我市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及其他资源配置手段,撬动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创新绿色存贷款产品方面,苏州农村商业银行依托工业互联手段建立碳排放监测管理工具,搭建了纺织产业能耗与碳排放监测平台,建立本地纺织企业碳账户,出台碳信码1.0企业评级标准,设计出碳信融创新产品,致力于服务企业日常经营和减碳项目建设;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牵头,与长三角跨区域兄弟行发行多币种绿色存款计划,首期10亿元,关联轨道交通等绿色产业项目,助力向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转型;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创新推出金融支持碳减排专项融资产品,针对吴中综合能源生物质发电、园区中鑫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推出快速审批、快速放款专项产品。在创新开发绿色保险产品方面,吴中区金庭镇与中国太保产险吴中支公司签署的生态绿色环境救助责任保险合同正式生效,赔偿限额达500万元人民币,为全省首单生态绿色环境救助保险;吴中人保财险联合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创新推出全省首个茶叶类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洞庭山碧螺春茶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项目,实现全区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使用企业投保全覆盖。
如何优化科技+绿色、赋能绿色金融发展?苏州市金融机构还积极探索科技手段运用,包括数字金融支持构建碳账户、数字金融赋能传统绿色信贷、数字化绿色金融信息系统支持ESG数据分析和气候风险管理、深度推进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融合等。其中,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重点开展TextileCompass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建立盛泽纺织企业碳账户,在创新金融机构授信风险模式上进行有益探索;苏州银行、苏州金融租赁研发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融资服务,运用大数据、图像识别、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技术,提供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场景的综合融资服务;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开发的绿色金融管理平台打通了底层源数据到模型落地的全链路,开拓了智能获客活客、绿色金融分析、企业监测预警、区域监测预警、双碳监测预警五大应用。此外,长三角绿色金融数字化交易平台也已正式发布,旨在搭建绿色产业和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桥梁,该平台由上海保交所和苏州市政府、苏州高新区共同建设,为苏州绿色科技企业提供绿色保险服务,目前已有4家保险公司、9家企业入驻,首批上线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保险等12款产品。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