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苏州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徐徐铺展出新时代“江南鱼米乡”的美丽画卷。
在常熟市董浜镇的这个家庭农场,近600亩的水稻生长旺盛,预计亩产可达1200斤。近年来,因农机设备更换升级、优质农产品选育以及种植面积的增加,农户们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大。
常熟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打造新型涉农主体信用体系平台,设立主体特征、资产证明、生态发展等五大一级指标,以及文化程度、经营面积、品牌建设等近60项二级指标,通过赋分形成综合信用评分等级。
“相关银行的金融产品会平铺到我们平台上,形成一个金融超市。信用评分等级一方面直接运用于金融机构,用于信贷产品参考,也用于一些相关荣誉评价包括申报财政项目参考。”常熟市农业农村局合作经济与产业化科科长朱悦介绍。
去年,常熟承担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信用体系建设和应用机制,目前已完成超17万农户和2000多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档工作。
常熟市农业农村局改革发展科科长徐超表示,目前系统平台模型已初步完成,已经进入了系统的试用和数据的验证阶段,年内将上线正式运行。下阶段将立足常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平台体系,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使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路径。目前,苏州全市先后承担了21项国家级、8项省级农村改革试点,覆盖了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农业发展等农业农村领域多个方面,是全国承担农村改革试点最多的地区之一。
其中,昆山承担了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今年7月完成了全省首宗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互换项目。在昆山,符合“一户一宅”、村庄规划等基本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经村集体同意、公示,镇级审核通过后,可在镇域内互换宅基地使用权。
昆山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王杰表示,未来将借助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两大试点框架,继续围绕宅基地派生权益,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更多权益路径,满足更多潜在需求,充分释放农村宅基地改革红利。
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今年,苏州出台了《苏州市深化农村改革行动方案》和《苏州市农业生产体系集成改革方案》《苏州市农村发展集成改革方案》,以改革之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到2025年,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00万元左右,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万元左右,建成5000个特色康居乡村和100个特色康居示范区,培育10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