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默
又是P2P理财,又是资金逾期未兑付!听多了这样的案例,抓钱猫理财App的用户、市民伍女士已是有所警觉,但没想到依然难逃被套。7月20日,她在抓钱猫账户里的钱,一分也取不出来了。
近年来,各种P2P互联网理财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因其门槛低,操作方便,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据伍女士介绍,经朋友推荐,她于2017年6月开始接触抓钱猫。“我下载了App,了解到这是杭州的公司,平台有国企背景,并且资金打入江西银行统一存管,抓钱猫不会接触这些钱。当时年化收益率6.8%,相比别的平台并不高,觉得风险不大,就投入了钱。”此后,抓钱猫确实帮她“抓”来了钱,购买的产品每次都能按时兑付本息,伍女士的投入也加大到了近10万元。
然而,今年6月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动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网贷集中地区纷纷“爆雷”,平台无法偿付投资人本金利息了,甚至出现停业、清盘、失联、法人跑路、倒闭等情况。对此早有耳闻的伍女士感觉心里不太踏实,产品到期后便没有再购买,而是选择了把钱提出来,最后账户里还剩大概2万元。
伍女士并不会天天查看App,抓钱猫出事的消息还是朋友通知她的,她说:“上周五下午,朋友告诉我以后,我赶忙打开App,在首页看到了平台发出的公告。”公告称,App出现资金兑付、平台运营异常问题。公安机关已对公司立案侦查,公司位于杭州的经营地暂被查封调查。
“无法联系平台,无法联系客服。投得多的时候客服打过电话给我,但我一般自己操作,所以也没有记下那名客服的电话。”伍女士对此一筹莫展。“我所在的维权QQ群里,最多的投了十几万,听说有的投入了全部积蓄。”
P2P通常的模式是购买理财公司产品,公司作为中介方,吸收客户和存款。存款有书面或者电子固定的合同。打开抓钱猫理财App,产品年化收益率从6.8%至12.88%不等,目前已全面停摆无法购买。据了解,抓钱猫的高息标产品是近期才出现的,有分析认为,利息越来越高,这是平台跑路的迹象。果不其然,7月13日之后没有回款,7月16日该到账的全部逾期,7月17日用户发现杭州的办公场所空无一人。业内人士指出,现在P2P“爆雷”,往往就是因为涉事公司所吸收的钱款,没有真正用于项目经营,最终出现资金漏洞,导致案发。
在平台安全、靠谱的“假象”和越来越高的收益率诱惑下,有不少用户将自己的买房钱、养老钱甚至看病钱投入其中。也有人开始不放心,小额投入购买短期的试一下,兑现后即加大投入购买长期的。案发后人去楼空,钱要不回来。像伍女士一样谨慎的用户并不多。截至6月30日,抓钱猫累计交易总额107.7亿元,借贷余额15.2亿元,借贷余额笔数14.12万笔,涉及待还本金可能达数十亿元。
“其实眼下想维权也没有办法维。我拨打了抓钱猫公告上发布的杭州玉泉派出所的电话,把信息登记备案了,接下去只能等消息。反正今后再也不敢做互联网理财了。”言语间,伍女士也很是无奈。可以想见,事件背后那些深陷其中的普通投资者经历着怎样的不知所措。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1日至15日,国内就有不下50家类似的平台出现问题,涉及待还本金数百亿元。为维护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深圳、上海三地互联网金融整治办于7月20日起相继宣布将开启P2P现场检查工作。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