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望着条目繁多的招聘信息,苏州大学影像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许静有些凌乱,6月份就已经毕业,年关将至还未找到工作。“专业不好找工作,年底之前再没有入职,来年就去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许静说道,虽然还未应聘成功,也不会考虑销售类、服务类等行业。
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市人才市场获悉,2019年应届毕业生在苏就业达8万人,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占苏州 1400多万的常住人口0.005%,占今年就业20余万总人数的0.4%,在此之前苏州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每年都成倍数增长。
今年全国经济环境周期性波动,苏州作为外向型制造业大市,亦受到不小的影响,人才市场随之缩水,最直观的体现在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增长速度下降,不少毕业生深感今年是就业最难之年,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苏州又将如何破局?
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 毕业生的身价有多少
工资不高,而苏州的生活成本却已直逼一线城市。
在苏州市人才市场,不少应届毕业生告诉看苏州记者,如今本科毕业不大多起薪只有3000元。
苏州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刘畅算过这样一笔账,为了能在苏州工作,自己与人合租了一套3居室的出租房。每月租金1800元,交通(电话)费600元,伙食费1000元,日常开销(水电煤气)600元,每月雷打不动4000元,而自己刚刚应聘了一份月薪3500的工作,这份工资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刘畅表示工资与生活成本不成正比,暂时找不到工作,宁愿等待。
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大学、苏州经贸学院等高校了解到,应届生的工资平均集中在4000元—5000元左右, 这其中博士生月收入在9000元上下,研究生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不到4000元。收入低也成了应届生对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届毕业生向往优质岗位,但实操能力令人担忧!
七八十年代,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在高精尖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如今相同学校相同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才能进入工作。这已经反映出大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弊端。
如今苏州的制造业面临产业转型,高能耗、低效能企业正逐渐被淘汰,高尖端企业朝着纵深领域发展,不少行业人才紧缺,但需求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苏州某电子制造公司人力主管金夏直言:“自己的公司其实更希望招聘有工作经验的老手,入职就能上岗,而大学生的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很高,别看4500元/月的工资,加上培训费,支出就不小了。金夏的企业目前正在招聘产品研发部门主管在内的10多个岗位,但只招收3名应届毕业生,岗位是行政人员或是产品销售。”
“我们希望应届毕业生可以到产线上去锻炼一下,但每次提到这个要求是,应聘者都放弃了工作。”虽然缺人,但是招不到人,企业方宁缺毋滥,大学生讨教还价,都说招聘应聘就像是一场博弈,这让金夏在内的不少人力主管也非常苦恼,金夏把大学生就业比喻成穷小子找对象,奈何资源不多,所以难度不小。
在高校,研究生、公务员热持续升温。
根据《苏州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苏州大学31.5%应届毕业生选择读研或是出国,选择考取公务员人数占到32%,除去待就业、自由职业、创业等人数,真正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少之又少。
就业成功率也令人着急,苏州科技大学教师王可也表示,不仅是校园招聘,包括苏州市人才市场,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市场在内,都在着力解决,线下招聘持续遇冷问题。
毕业生在关注线上招聘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线下招聘,将简历投递给对方人力,听人力现场介绍自家公司,这是对企业最直观的判断,企业也会对毕业生有个初步印象。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学生的玻璃心。
对于应届毕业生苏州就业问题,苏州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王伟称就业不简单是应聘成功,还要考虑留的住的问题。
如今时代发展快,“90后”、“00后”普遍生活水平较好,在苏州高新区人才市场,就有毕业生现场问企业占地面积多大。“她是想问一下企业有没有员工活动场所,比如健身房之类,还问是不是有上下午的茶歇时间,因为这个学生非常注重工作氛围和生活质量。”王伟说道,这样的应聘者往往耐不住寂寞,受不得挫折,当期望与现实出现不一致时,往往选择逃避式离职,而非积极应对处理问题,而当下离职率居高不下、 “慢就业”、“懒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点。
破题:大学生就业难 苏州要“四方会谈”
大学生就业已经不简单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之间的故事,政府、高校必须插足,四方会谈,携手应对当下经济形势。
职能部门:
如何破解线下招聘冷?
面对当下招聘会遇冷,苏州人才市场正逐渐回暖。每周一应届毕业生免费专场招聘,每年开设春招、夏招、秋招等数个大型招聘会,主要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苏州市人才市场一年开展大学生线场招聘超过50场。
前不久,苏州人社局组织海内外名校大学生在苏暑期实践活动,20多位全国各地及海外知校学子来苏实践。
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谭国明在采访中介绍到,为了吸引大学生来苏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自2016年起,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 “校园苏州日”系列活动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1所“985”、“双一流”高校开展。
企业:
招聘也能玩出别样风情,
“反转式招聘”了解一下。
企业在苦苦招人,大学生却“不着急”,部分“慢就业”的大学生,一毕业即面临失业!该如何解决这种“烈火遇上干柴”的矛盾呢?
近期,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的13位同学来到了苏州一家精密铸造公司,通过实地参访,了解企业的办公环境、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以及公司对人才(特别是新员工)素养的相关要求。与此同时,企业方各部门负责人还在游学过后进行了现场面试并做点评反馈。
该公司包括总经理在内的10余位企业高管都参与其中。这,正是“反转式招聘”!
“和以往的校招模式完全不同,打破招聘形式的一些固有认识,为的是更深入了解到了现在95后的想法。”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杨禹慧女士特别说到。目的就是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以及传统式校园招聘乏力的尴尬现状。
毕业生:
个人规划比薪资待遇更加重要,
先实习再就业而后择业!
郭亚芳是苏州工业园区圆才招聘人力主管,也是苏州知名的猎头顾问,曾在国际顶尖猎头公司海德思哲任职,他告诉看苏州记者,当下出现很多“慢就业”,甚至“懒就业”的现象,建议应届毕业生先实习,做好职业探索,匹配相应能力,理性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职场的真实情况。
“90后”、“00后”的个性独立,但这样的特质也导致了很多人在就业选择中对办公环境、办公氛围、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职场需要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力,就业初期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
郭亚芳业表示,为了不让自己在毕业时面临无尽的困惑,学生们的就业规划一定要尽早进行。前期需要做好铺垫,探索好自己想从事的岗位,并将自己的能力与之匹配
学校:
校企合作
走出象牙塔,当起店小二!
传统校园招聘越来越难满足各方需要。七八十年代,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在高精尖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如今相同学校相同专业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才能进入工作。这已经反映出大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弊端。
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陶敏介绍到,目前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累计吸引31所中外知名高校及6所职业院校入驻,全区在校生规模达7.85万人。如今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苏州正逐步被推广,不仅是高校,还有高职院校和成人大学也都在相继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的老师还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的老师高琴说,在校企合作的模式里,就是我们这些老师也得到了锻炼,走出象牙塔,了解市场状态,深知做好一名店小二也是大学问。
工科类最紧缺
艺术类毕业生苏州就业最难
生物医药、纳米科技、人工智能依旧吃香
今年上半年,苏州市人社局发布了《2019年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共收录12个重点行业紧缺岗位209个。
根据《目录》显示,今年的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皆是五星最紧缺专业,所有五星紧缺专业全部是理工科,月收入直逼2万。苏州生物医药、纳米科技、人工智能等产业是全国高地,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
看苏州记者还从苏州市人社局了解到,近三年来,紧缺人才略有不同,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理工科。
而从苏州圆才招聘网的调查得出,艺术类毕业生在苏州最难就业,从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各自的招聘来看,苏州文化机构都需求一定资历经验的艺术家,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并不符合此类艺术机构的需求。
评弹、昆曲等剧团招聘,本土评弹学校、昆曲学校解决了大部分就业岗位,外地院校毕业的艺术生在苏州并不好“念经”!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