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葛皓珺 张帅
跨越千里来牵手,格桑花红30年。
根据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部署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1994年起,苏州对口支援拉萨市林周县,“组团式”交往交流交融。近期,记者由东到西穿越4000公里,来到西藏,登上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念青唐古拉山南侧,追寻10批苏州援藏干部30年来的印记。
江南雪域两地情,苏州林周一家亲。
见证并续写着这场“接力赛”,第10批苏州援藏工作组组长、拉萨市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肖军感慨地说:“3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苏州援藏干部,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在林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林周的点滴变化都体现了苏州援藏干部辛勤劳动。”
像一个兵那样去冲锋拼搏
——缺氧不缺精神,奉献苏州力量
30年来,苏州先后选派156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其中包括援藏干部39人、援藏医生79人、供电专技人员24人、其他专技人员14人。肖军说:“他们在雪域高原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真正地做到应林周所想、尽苏州所能,竭尽全力、无私无怨地奉献在这片雪域高原,印证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来自苏州的援藏人员是“一个兵”,一个扎根高原的兵。
目前就职于林周县人民医院的五位援藏医生,于去年12月从苏州奔赴西藏。“刚来林周的4天,我们5个人都在宾馆里躺着,行李箱都拉不动,晚上头疼得睡不着觉。”余玲是援藏医疗队的医生,目前担任妇产科主任。她介绍,这里的医疗水平还比较落后,很多在内地普通的小手术,这里的医生都做不了,需要援藏医疗队手把手带着操作。
从在苏州市立医院时的团队作战,到在林周的“独挑大梁”,余玲成了当地居民口中的“专家”,那个“能救命的人”。“我们本来要去拉萨生产的,听说县里有苏州专家来了,我们就选择来县医院。”藏族产妇次仁落日患有严重的盆腔粘连,5天前余玲刚为她做完剖宫产手术。
这个手术并不复杂,但是对余玲来说最难的是当地没有血库,手术就更需要慎重。“今年5月,有一个产妇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在苏州,我们是需要内科会诊的,但这里缺乏内科的力量,按照以往的情况病人需要被转移到拉萨。但这次我们评估了病人情况,较为平稳,分娩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最终母女平安。这种情况的产妇在林周完成分娩还是首例。”余玲说。
医生余玲及同事只是苏州援藏干部人才的缩影,林周县的角角落落都有他们作为“一个兵”的印记。林周县唐古乡党委副书记土多格列说:“我跟两届的苏州援藏干部一起共事过。他们能够克服高原环境,亲力亲为,作风踏实肯干,了不起!”2018年以来,唐古乡陆续开展了三个村的亮化、硬化、给排水工程,苏州给予988万元资金支持,帮助唐古乡开展旅游基础设施改造,目前一期旅游小镇已经建成。
像一座桥那样去连接互通
——苏州经验直达林周,两地人才交流互通
援藏干部人才搭起了高原与内地交往交流的“一座桥”。一方面是援藏干部将苏州经验带去高原,另一方面林周当地的干部、教师、学生等也来苏州交流学习。当苏州理念与当地现状紧密结合,符合林周特色的发展路径就越来越清晰。
“作为援藏干部,我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搭建好两地相互交流、交融、交往的平台和纽带,把苏州更多的智慧移植到林周,把苏州更多的人才留在林周,把苏州更多的经验复制到林周,为林周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肖军说。
林周县苏州小学就是这样一个纽带。它是苏州第一个援藏项目,见证了苏州援藏的30年,也牢牢凝结起两地教育方面的深厚情谊。1998年苏州小学竣工启用,如今已经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小学,在校人数超1500人,2024年有14名学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内地西藏班,入选人数在拉萨市各县区小学中排名第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我们的老师去苏州学习交流,请苏州的老师来我们这里培训教学。”林周县苏州小学校长次仁扎西告诉记者。每年,苏州小学的老师会去苏州跟岗学习,学生也会来苏州参加冬、夏令营,增长学识,开拓眼界,结识苏州朋友。次仁扎西介绍:“原先,我们在兴趣课程教学等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的老师去苏州参观学习后,将苏州的相关经验运用到林周的教学当中。例如,受苏州同行做法的启发,我们将传统文化融入兴趣课程中,开设了六弦琴校本课程,课程每年最多招38人,年年爆满。”
“走出去,请进来”之外,苏州林周的情谊之桥也离不开“网络一线牵”。林周县苏州小学、边角林乡中心小学和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结对子”,不定期开展线上教学培训与交流。林周县人民医院搭建起了远程CT系统,一年半以来服务了1500多例林周县患者。“有了5G远程系统之后,我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随时请教苏州的专家,方便得很。” 林周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医师旦增格桑说。林周的医生缺乏阅读CT片子的能力,除了捐建设备,苏州还“授人以渔”。林周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程家乐介绍,苏州市立医院有经验的主任帮助林周县人民医院远程解读CT片子,给当地医生讲解技巧,让他们全面掌握CT阅片。此外,去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王可天也跟随第17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来到林周,“既服务了老百姓,又提高了林周医生的CT诊断水平。”程家乐说。
像一面旗帜那样高高飘扬
——援藏干部是榜样,在藏干部是力量
在土多格列看来,是一批一批援藏干部接力干,唐古乡乡亲们的生活质量才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西藏鼎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林周农场)负责人辛宝东眼中,林周农场的项目落地,是援藏干部熬白了头换来的。“援藏干部的支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在藏干部要从本地特色考虑,在运营方面加把劲进一步去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辛宝东说。
实际上,在雪域高原上,援藏干部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为这里带来的是不怕吃苦、辛勤奉献的精神,是从苏州发展中总结来的经验,是两地相互交流的桥梁。2018年林周实现脱贫摘帽,离不开在藏干部的支持奉献,援藏干部是一面旗帜,一面引领林周向前的红旗。
“苏州是没有牦牛养殖经验的,我们能带来的是思维模式,主要还是要靠当地有经验的干部。”在格桑塘牦牛产业园,第10批援藏干部、林周县净土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汝弘说。林周县作为拉萨市牧业大县,牧业养殖基础牢固,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建设,总投资1.5亿元,形成了草、牛、肉、奶一体化的产业链,目前有3500多头牦牛和近400头奶牛。吕汝弘和当地养殖人员一起去青海、甘肃学习了三四次,又和格桑塘执行董事索朗平措一起研究牦牛养殖销售新模式。“我们现在将牛肉加工成牛肉干等即食零食,更符合内地消费者的口味,也通过援藏资源优先销往苏州,通过‘工会+市场’的模式拓展内地生鲜市场,积极参加相关展会,把林周的牛肉销到更多的地方去。”吕汝弘说。
牦牛从牛犊到出栏、奶牛从引进到产奶,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的是当地牧民、养殖技术人员、兽医等的通力合作。“之前牧民养牦牛需要耗时七八年,我们现在采用‘扩繁场+育肥场’的模式,将牦牛的生长周期缩短至四五年。”格桑塘牦牛产业园技术人员旦增塔杰表示,饲料配比有讲究,牦牛生病要对策,更不容易的是会“高反”的奶牛。为提高牛奶产量,产业园引进荷斯坦奶牛,起初来自内地的奶牛不适应缺氧环境,死亡率达到了30%至40%。“后来,我们通过本地牛和荷斯坦奶牛杂交育种的方式,实现死亡率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牛奶产量也从原来的每天每头牛13公斤提升到了20多公斤。”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养殖场场长杨红军说。
Copyright (C) www.imationlatam.com
苏州都市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10292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