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斌)昨天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获悉,20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营林921.9万亩,筑起一道京畿绿色屏障,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00年春天的北京,浮尘遮天蔽日,短短两个月内遭受8次强沙尘暴和4次扬沙天气,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的沿河两岸和南口、康庄地区号称“五大风沙危害区”,成为北京主要的风沙源。同时,北京还面临着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以绿挡沙,刻不容缓。”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杜建军说,北京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通过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小流域及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措施恢复植被,涵养保护饮用水源,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工程还启动了低效林改造工程,通过森林健康抚育,对密度偏高的林地开展科学经营,进一步提高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空气、固碳增汇的生态作用。
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完成营林造林921.9万亩,北京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据测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4.3吨/公顷。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物种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多年不见的野生动植物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此外,山区森林碳汇量、林木蓄积量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改变了山区发展模式,推动了生态涵养区条例的出台,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护工作中,绿岗就业5万人以上,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