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在美丽的刺尔滨河与索尔其干河的交汇处,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被群山环抱,掩映在挺拔的白桦与松树林间。
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原属爱辉县辖区内14个部落的鄂伦春族结束了栖息山林、流离转徙的游牧生活,下山建村定居,开始了新生活,新生乡新生村由此得名。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再到小康社会,近十年,村里更是大变样了。”在村口,新生乡乡长孟立焕热情地迎上来,边带路边介绍,“全乡的人均收入较2012年翻了三番,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斜仁柱”式的迎宾门、撮罗子造型的特色民居、弓箭式的太阳能路灯、仿白桦的铁质栅栏……走在宽敞干净的柏油路上,目光所及皆具浓郁的鄂伦春民族风情。
旅游景区、休闲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博物馆、卫生院……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农机具和小汽车成了村民的标配。在岭上人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鄂伦春人祖辈们游猎森林时使用过的桦皮船、镶着铜花边的木质马鞍、铁质马镫、狍皮被、猎枪等展陈品,从中能依稀辨识到他们当年生活的痕迹。
“解放军帮我们盖木刻楞,教我们认汉字、学唱歌,给我们拿好吃的。”75岁的葛长云老人亲眼见证了整个民族由原始社会一步跨越千年过上社会主义新生活,下山定居时,当时7岁的她依稀记得一些情景,忆往昔依旧感慨万千,“在山上住‘斜仁柱’,就是用桦树杆搭建的呈圆锥形的简易房子,夏天蚊虫咬,又潮又湿;冬天冷的时候,盖着最厚的狍皮被睡觉还会被冻醒。哪像现在,你看,这新房子是政府2013年给新盖的,自己一分钱没掏。”
葛长云还有另外一个“国字号”头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日子好过了,葛长云更加心无旁骛地传承和发扬鄂伦春民族文化,虽然年事已高,依旧活跃在传承鄂伦春传统文化的最前沿。在乡里定期举办的培训班上,她传授鄂伦春狍皮技艺的技巧和精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
小兴安岭盛产桦树,智慧的鄂伦春人就地取材,用桦树皮制作的碗、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张玉霞是鄂伦春桦树皮技艺传承人,2006年她在乡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瑟尔魄乌娜吉桦皮手工艺厂,吸纳越来越多的鄂伦春族妇女加盟,带动大伙儿一起增收致富。经过改良加工,张玉霞制作的印有特色云卷图案和花纹的茶叶盒、笔筒等200余种纯手工桦树皮制品已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鄂乡旅游纪念品。
“这些桦树皮制品曾远销至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张玉霞边赶工边说,脸上写满骄傲。今年她还要去深圳参加文博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我们鄂伦春族传统文化”。
依托传统文化,新生乡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近几年,新生鄂伦春族乡通过积极争取资金,建成“瑟尔魄乌力楞”原始部落体验区和刺尔滨河谷观光区,形成刺尔滨河流域旅游观光带,民俗旅游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全乡共有20余处旅游景点可供游客参与体验、观光。
80后青年党员胡兵华瞄准鄂伦春特色民俗游发展商机,从经营食杂店转行从事鄂乡风味特色餐饮,从成立家庭旅馆到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在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实干,胡兵华建立了“吃住行游购”旅游服务一条龙,日子越过越富裕。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新生村的榛子、蘑菇、野菜等特色产品大量滞销,如何帮助乡亲打通市场成了他的心头大事。胡兵华看准“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借助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要用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建设好家乡。”这几天,胡兵华正忙着与网络直播平台谈合作。
2023年是鄂伦春族群众下山定居70周年,这支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岭中的狩猎民族,正一步一个脚印,奔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记者 张士英 本报通讯员 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