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清楚究竟是谁考上了大学?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兴趣?到底怎么选专业……”6月17日,一篇题为《填志愿:我们应该怎样选大学?》的文章从“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推出。过去几年,每逢毕业季,这样的解惑总是如约而至。
但有不少细心的人关注到,过去十分活跃的“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近来似乎放慢了节奏。“大家都很好奇您最近在忙什么?为什么线上更新不如从前频繁了?”见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教授时,记者开门见山提出心里的疑惑。
“确实公众号前台有一阵子没有更新,但其实我一直都在后台回复学生们的问题。”徐川笑言,这几年,大家越来越高的期待,让他产生更大的责任感和“本领恐慌”,于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研究、沉淀和思考。“比如备受大家欢迎的《答青年问》,在写到第70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栏目该停一停了,不能总在重复过去几年说过的话题。”
从2016年的一篇《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火出圈,再到“答学生问”“答青年问”“传统文化课”“党课”“书单”等一众特色栏目引发青年学习热潮……一股“徐川热”,引发大家对思政教育的空前关注。线上,徐川的微信公众号每年回答提问超过10万条,辐射受众200余万人,粉丝30多万;线下,不管是公选课还是个人讲座,学生们总是抢着上“川哥”的课获取“思想大餐”。
从高校辅导员到思政课教师,从党的十九大代表到《平“语”近人》主讲人,徐川始终以大众话语向公众传递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广阔舞台上深耕不辍、乐此不疲。将讲台向更大的空间延伸,徐川凝炼思政教育经验,出版《顶天立地谈信仰》《道不远人——走近传统文化》《中国自信说》《高校辅导员的七项修炼》等书籍;录制“七分钟速览党史”“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等课程,将党史和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生。他还先后应邀前往中央国家机关、部队、高校和基层社区等单位,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党史党建等方面的主题讲座,广受好评。
十余年的坚守,上百场的宣讲,数十万人次的咨询,辐射影响数百万人。面对蜂拥而至的关注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徐川没有一味迎合“流量”,而是要求自己面对热度“冷思考”,花更多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充电加油。“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让思想政治教育‘举重若轻’,需要旁征博引,拥有大量学科知识的储备。”徐川说。
目前,徐川正在聚焦研究“学习青年习近平”这个主题。“总书记的青年时代在干什么?我们的青年时代能做些什么?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待是什么?希望通过讲述领袖的故事,让青年学子们意识到,国家大事、中国未来对我们个人不是遥不可及,个体的信仰只有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走出自己辉煌的人生之路。”为此,他花几个月时间阅读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文章书籍。
这几年的沉淀,让徐川意识到,“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必须把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都带动起来,让所有课堂都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担负起育人职责,真正把“我”变成“我们”。在徐川的领衔下,一个涵盖高校教师、党政干部、劳动模范、社会精英等近百人的思政工作团队——“川流不息”应运而生。团队围绕青年、关照青年、关爱青年,开展教学实践、学术研究、理论宣讲、咨询答疑,形成了“川流不息”的思政教育模式,已协同联动全国50余所高校,在全国200余家单位示范推广,使思政教育始终保持“顶天立地”的昂扬姿态,形成“铺天盖地”的辐射效果。一批年轻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脱颖而出,形成以优秀个体带动群体提升的“雁阵效应”。
用一生的时间,做青年终生难忘的陪伴者,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徐川坚定不移的梦想。三尺讲台,密织人生经纬;顶天立地,纵论理想精神。胸前党徽熠熠闪耀,他是信仰的传播者,是陪伴学子成长的导师,引一束光芒,照亮每一个年轻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