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晓琳 通讯员 严小娟
省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工作现场推进会近日召开。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以来,我省累计办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50410件、发放奖励19902件、奖励金额734.2万元,举报办理数量、奖励金额在全国位居前列。
今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制定的安全生产15条措施中进一步明确,要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政务热线、举报电话和网站、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对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用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
近年来,我省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作为发现问题、查找不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促进生产,以及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全力畅通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机制、完善企业“吹哨人”制度,推动形成人人关心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依托12345热线,做强12350平台
2020年6月,省安委办、省财政厅制定《江苏省安全生产领域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举报奖励力度,明确举报事项经核查属实的,按照最终确认的事故等级和查实举报的瞒报谎报死亡人数给予奖励,奖励金额上限可以提高到50万元。举报其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奖励金额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5%计算,最低奖励3000元。
同年7月,省安委办、省政务办合作共建12350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平台,统一在省市12345平台现场设立12350电话专席,同步公布各地有奖举报寄件地址,受理线索包括全省所有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以及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
“这相当于原来12350热线的‘升级版’,举报受理的面更宽了,整个受理流程也更规范。”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盛方龙介绍,有奖举报办理工作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采用“统一接收、分类核查、统一奖励”的模式,即省市安委办分级统一接收举报信息,并交办同级安委会成员单位或下级安委办进行分类核查,核查属实后由各级安委办统一发放奖励。同时,热线电话由各地安委办负责首接,需要省级部门协调或举报人对地方核查结果不满意的,转接到省安委办。
举报人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盛方龙介绍,我省在各环节严格保护举报人个人信息,要求全省12350在线平台的话务人员严格遵守信息安全规定,线索移送、流转办交办中,安排专人负责保管有奖举报工作相关档案资料;在核查处置、诉求答复、奖励兑付过程中,也安排专人进行联络,严控信息知悉范围。
员工查隐患,老板发红包
为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地积极鼓励企业自行设立有奖举报和“吹哨人”制度。
不久前,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操作工夏正义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一台吡虫啉离心机本体不锈钢内衬板存在变形起鼓现象,如果运行时转鼓与内衬摩擦产生火花,将造成严重后果。公司核实后马上奖励了夏正义1000元,并将他评为企业当月的“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之星”,另外给予500元的物质奖励,还推荐他参评扬州市安全生产“最佳吹哨人”。
该公司2015年起开展班组隐患排查激励“红丝带”活动,编制隐患排查手册并对全员进行培训,员工发现隐患后在隐患处绑上红丝带,上面写清发现人姓名、隐患简述、发现日期等信息,公司会根据隐患严重程度给予发现人不同程度的奖励。“活动推动员工主动参与隐患排查,让厂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相当于是花小钱换来大安全。”公司总经理冯为林说。
瑞祥化工“红丝带”经验做法在扬州当地得到推广,目前已有1000余家企业建立“红丝带”制度,带动参与治理30余万人次、消除安全隐患8万余条,企业发放奖励600余万元。扬州坚持政府奖励和企业奖励齐头并进,先后分4批对“红丝带”先进企业和“最佳吹哨人”给予80.2万元奖励,进一步激发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内生动力。泰州市去年11月起精选48家企业试点安全生产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靖江市危化品、工贸行业用好“班前10分钟”,发动全员学隐患、查隐患。
“吹哨”有奖励,大家齐参与
打开淮安市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号“古楚平安哨”,点击“安全举报”,就进入了淮安市安全生产“吹哨人”举报平台。填写举报内容、上传佐证照片,就可以对安全隐患进行举报。2020年6月以来,淮安市应急管理局在微信公众号打造“吹哨有奖”平台,并对举报内容明确、奖励额度不高、核查过程不复杂的案件,落实小额快奖机制。
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江苏各地推出多元化举报渠道。南京市定期在“南京应急”公众号发布有奖举报典型案例,全市举报电话数量由年均1000次递增至年均6000次;常州市向企业逐一发放“安全生产有奖举报联系卡”;宿迁市建立起以12350安全生产专线、市(县、区)值班电话为主体,阳光信访平台、“宿迁应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举报渠道并行的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模式。
各地还通过列明隐患举报重点情形、印制安全生产隐患知识图册等方式,提升群众鉴别风险隐患的能力。连云港市在主流媒体和企业醒目位置广泛宣传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泰州市开展有奖举报“1号行动”,每月1号针对不同安全领域和企业类型的隐患要点进行专题讲解,并发布隐患清单,推动人人精准识别、隐患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