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之畔辛勤耕耘10余年,新农人林亚萍见证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并用实际行动在土地上书写新篇章
让每一块农田硕果累累
□苏报驻相城区首席记者袁雪
近日,在相城区望亭镇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林亚萍的身影,针对蔬菜基地周边的破损沟渠、农户菜地的破损围栏、蔬菜大棚改造提升等,与设计方一起研究提升方案,推动蔬菜基地整体提升。
作为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39岁的林亚萍已在太湖水灌溉的良田万亩上耕耘了10余载,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这10年,望亭的传统农业加速转型升级,向着智慧农业大踏步前进。在林亚萍的带动下,10余名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高材生,或是带着项目落户望亭,或是作为技术员在农产园工作,目前,望亭的农田已全部满租,每一块田地都将硕果累累。
十年间传统农业迎来数次蝶变
2008年,扬州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林亚萍,来到虞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指导员,负责1000多亩蔬菜基地优良品种种植筛选、培育及技术推广,成为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的首个研究生。
卷起裤腿,除草、播种、浇水,农民做的事,她一样不落;喷药、驱虫、插枝,她带来的新技术让大家眼前一亮。
望亭镇是相城区大运河沿岸农业重镇,稻作文化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但零散的土地、传统的生产方式等,都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林亚萍说。
2012年,规划面积2万亩的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同年,林亚萍入职农产园。
这个覆盖望亭全镇农业的农产园,基本形成以优质水稻、绿色蔬菜两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林果、苗木为辅的农业产业布局。当年,农产园第一期200亩蔬菜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管控。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等实现数据收集,开关通风、遮阳网等实现数控。林亚萍说,望亭农业生产迎来了首次升级,迈上智慧农业的道路。
2017年,农产园对水稻田进行智能化提升,将灌溉管道铺到田埂上,在土壤里安装土壤含水率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水稻按生长季节需要自动灌溉。
2021年,望亭镇御亭农文旅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上榜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单位名单,实施单位正是苏州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区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建设起云计算技术智慧农业公共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大田作物、设施蔬菜、相关资源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控制与全程追溯等智慧农业应用。
拖拉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烘干机如今,田间处处是大块头的机器。近年来,示范园相继获评江苏省物联网示范工程项目、江苏省智能旅游示范基地。今年,示范园区将引入智能收割机,实现从播种、施肥、植保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操作。
示范园区还计划与上海农科院等高校展开合作,打造一个区级种苗中心,开辟试验田,优选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并进行推广,种好地、迎丰收。林亚萍说。
农文旅创融合发展擦亮特色品牌
稻香十里,近7000亩的稻田即将金灿灿一片。这里是苏州人的米袋子菜篮子,绿色高质高效生态农业更孕育出望亭农文旅创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早在2016年,农产园就着力推动农文旅创融合发展。凭借紧邻大运河、北太湖,望亭打造出北太湖旅游风景区。
占地1.5万亩的北太湖旅游风景区,是集智慧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建起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顺堤河观光栈道、田间景观廊道、景观瞭望台、田园观光亭台等。景区内不仅有万亩良田、望亭运河公园、稻香公园、长洲苑湿地公园等,还有美丽村庄、食味南河港农家乐主题街区等农业旅游载体,形成传统农业风貌与现代旅游气息并存的休闲观光餐饮带。
每年,这里还举办油菜花季稻香文化季等主题系列活动,年接待游客达300多万人次。
以千年稻乡丰收望亭为主题,我们已经连续5年举办望亭镇丰收文化节,弘扬望亭千年稻作文化,展现新时代风貌。林亚萍说,文化节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推动北太湖区域农文旅创融合发展。文化节在线上开展摄影大赛、望亭美照征集、小主播等活动的同时,线下发布精品农业旅游路线,开办稻田音乐会、水稻收割亲子体验等系列活动,在农文旅创融合中树立品牌典范,擦亮吴门望亭特色名片。
今年年初,以御亭农产园为基础的苏州北太湖旅游度假区获批设立江苏省苏州北太湖旅游度假区。林亚萍说,未来,将尽己所能,以农文旅创融合发展为导向,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为支撑,以原生态江南水乡村落为特点,把农产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全面协调、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