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苏州营商环境鲜明标识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筑牢最佳比较优势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召开 曹路宝主持并讲话 吴庆文作工作部署
苏报讯(记者 赵焱)昨天,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曹路宝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和省委工作部署,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苏州营商环境鲜明标识,为扛起全省经济压舱石重任提供澎湃动力、筑牢坚实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作工作部署。
曹路宝在讲话时指出,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坚决扛起全省经济压舱石重任的关键抓手,是塑造苏州未来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282万市场主体,特别是85万家企业共同构成了苏州经济的基本盘,而营商环境犹如企业生存发展的阳光和土壤。只要是涉及到企业发展的,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只要是有利于企业成长的,都要从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来抓好抓实;企业家是营商环境的评价者、受益者,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企业家共同参与和推动。
曹路宝强调,要坚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优越的营商环境,一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苏州始终坚持对标一流、争做最好,始终坚持企业感受、用户体验,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得到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差距短板,站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着眼于服务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全产业链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系统梳理和优化各项政策举措,持续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增创城市竞争优势。
曹路宝指出,要牢牢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着力点。要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让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苏州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要以更准举措优服务,做到有的放矢、靶向发力。工作重点要把得更准,服务好落地苏州的每一家企业,坚决保住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更加关心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持续推动各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精准直达、快办快享;企业需求要把得更准,始终站在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干工作,做到服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策制定要把得更准,定期开展政策回头看,确保务实管用。要以更高标准补短板,做到好上加好、优无止境。要解决高层次高品质服务配套不足的问题,为高端资源集聚提供优质空间;要解决针对不同阶段支持力度不均的问题,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服务;要解决创新生态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提供优质支撑;要解决贸易结构不优、进口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增量。要以更稳的预期增信心,做到投资放心、发展安心。要持续营造社会平安稳定的良好预期,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两件事;持续营造市场公平透明的良好预期,充分发挥好专业化法庭作用,深化企业合规改革全国试点,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营造政策连续稳定的良好预期,坚持新官理旧事,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让苏州的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始终与企业发展需求同向而行,实现效果最大化。
曹路宝强调,要凝聚全市上下共抓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营商环境是一项无处不在,但又容易一失万无的工作,每一个板块、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要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更强工作合力。要人人争当先锋,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要事事办出成效,持续定期通报我市营商环境相关情况,不断改进作风、优化服务。
吴庆文在部署工作时要求,要着眼一流,推动政策供给再发力。坚持对标先进,确保政策不落后不空转不走样,持续擦亮苏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要致力解难,推动市场活力再激发。聚焦降门槛、减成本、优供给,让市场主体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要围绕效能,推动政务服务再提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力求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实效。要立足法治,推动行政执法再规范。以更严要求开展公正文明执法,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高标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要注重集成,推动人文环境再优化。创新打造产业邻里中心,精心擦亮城市人才名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形成聚企业、凝人心、促发展的引力场。要放眼全球,推动对外开放再深化。不断构建制度开放新优势,推动国际投资自由化,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助推外资企业深耕苏州、做大做强。
会上,市营商办通报了全市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张家港、苏州高新区、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级市(区)设分会场。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及市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数百家企业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