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江苏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和四川通济堰、浙江松阳松古灌区、江西崇义上堡梯田上榜。加上去年入选的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我省迄今已拥有两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哪些评选标准?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我省还有哪些重磅“灌溉遗产”?
勤劳智慧,造就“世界级工程”
在水乡兴化垛田,人们依“垛”而作,依“垛”而居,一座座垛田“漂浮”水上,水系纵横,一望无际——这就是“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展现的“千岛风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的灌排工程,是千百年来兴化人民改造自然、勤劳智慧的结晶。”兴化市水利局原局长刘文风说,兴化境内河道纵横,是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地中最低洼的地方,俗称“锅底洼”,历来饱受洪涝侵害。为应对水患,先民在浅水草滩架木浮田、垒土成垛,将取出的河泥翻到河沟之间的田面上,再往上罱泥浇浆,形成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台状高地,逐步形成如今的垛田。
据考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明代中后期发展成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复合灌排工程体系,沿用至今。由于垛与垛之间四面环水,状如海上小岛,水底淤泥本身很肥沃,泥浆浇到垛田上,不但解决了水肥问题, 还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并抵挡了洪水袭击。
处于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同样河道密布,自古以来也是饱受水患。“里运河—高邮灌区”位于淮河下游、运河之畔,引运河水源自流,灌溉万顷良田。
“‘里运河—高邮灌区’的形成,与高邮的自然风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高邮市水利局副局长李江安说,从空中鸟瞰高邮城,运河大堤高于城区,形成的落差使城区像一块盆地,大运河则成了“悬河”,因此高邮又称“盂城”。大运河淮阴至瓜洲段流经这里唤作“里运河”,每年淮河行洪、淮水南下,必经高邮湖,河水上涨极易泛滥。
“里运河—高邮灌区”引水灌溉最早同样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起初水闸的功能只是减水,可运河还有航运功能,水位过低,漕运舟船无法通行;水位过高,河堤有决口风险。后来,古人通过工程措施,形成湖、河、潭三大蓄水载体,建成水闸、水洞、水关、水坝四类灌溉调水通道,对水闸减水的同时,还利用多余水量灌溉,这和同为世界灌溉遗产的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与里运河—高邮灌区申遗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学应称,古代高邮通过水利设施,实现了调节旱涝的水位平衡以及兼顾灌溉、漕运的功能平衡,变水害为水利,在当时可谓“世界级水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历经千年,保存完好一直使用
千百年来,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沿用至今,不仅如此,这里的搁种法、劚岸、戽水、罱泥、扒苲、搌水草等传统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一直保留使用,古老的旧式农具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也是传递祖辈坚韧品质、勤劳意志的重要载体。
在里运河—高邮灌区,平津堰、南水关洞、南关坝、子婴闸等堰、坝、闸水工设施遗产点保存完好,子婴闸、界首小闸、南水关洞、琵琶洞和车逻闸经过历次修建,主体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保存完好且一直使用,正是世界灌溉遗产的重要评选标准。”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菁告诉记者。
“一直使用”,源于古人灌溉工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兴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邵国昱介绍说,垛田土壤多为腐殖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四面环水,通风好、光照足,方便浇灌又极易排水,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不会出现积水,因而垛田成为龙香芋、香葱的最佳生长地。“垛田每年种两季香葱、一季龙香芋,每亩能收益近2万元。”兴化市垛田街道高家荡村党总支书记张泉说。
“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是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可持续性要求。李江安介绍,里运河—高邮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背后是灌区越来越完善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保护古代工程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升级改造。沿运河闸洞以前靠人工开合,如今配备了自动化控制闸门,实现远程遥测遥控、视频监控,推动灌溉从“大水漫灌”向“高效集约”转变。
为方便农田用水,里运河—高邮灌区管理处给闸洞配上二维码,农民微信一扫,就知道什么时间开闸、什么时间关闸,用水早知道、农事早安排。“灌区内农田灌溉一亩地只要20元,灌区外一亩田却要40元。”高邮界首镇农民卢登荣说,闸洞配备了自动化控制闸门,种田省钱又省力。
在古代水工设施基础上,两大灌溉工程不断扩建。高邮灌区管理处主任胡锦辉介绍,目前灌区内有干渠9条、支渠127条、斗渠3250条、田间建筑物1.85万余座,形成干、支、斗渠三级渠道,以及大、中、小沟相互连通的排水工程体系,灌溉面积由明清时期的几万亩,扩展到现在的50多万亩,最高峰时达63万亩。邵国昱介绍,兴化疏浚垛田村庄周边河道和主要生产河道,对灌排工程全面整治,使工程发挥了排水、灌溉、防洪、航运、人居、生态、水土保持的复合功能,灌溉总面积近53平方公里。
变患为利,造就鱼米之乡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全省1/6面积为水域,江河湖海俱全,千百年来既受水的滋养,也遭遇水的困扰。从某种意义上说,江苏“鱼米之乡”的成就史,也是一部化水患为水利的灌溉史,由此在江苏大地留下了丰富的灌溉工程遗产。陈菁说,除了兴化垛田和里运河—高邮灌区外,我省还有洪泽湖大堤、塘浦圩田系统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历史传承久远的水利遗产。
位于淮安市洪泽湖东岸长70公里的洪泽湖大堤,兼顾防洪蓄水灌溉等功能,如今正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陈菁介绍,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多次向南改道,在清口上游的洪泽凹陷区形成洪泽湖。为配合清口枢纽“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工程策略,解决黄淮运交汇处泥沙淤积,明清两代在洪泽湖东侧加筑土坝石堤,工程历时171年,建筑了水流制导、调节、分水、平水、水文观测、防洪排涝等大型工程,被誉为“人类农业文明时期东方水利水运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
如果说修建大堤是给洪泽湖戴了“紧箍”,那么一系列泄洪、灌溉工程,则相当于给洪泽湖装了“解压阀”。治淮70年来,洪泽湖先后建成4条主要泄洪通道,分别将淮河上游来水引入长江、苏北灌溉总渠等江河。
“苏湖熟,天下足”。在太湖流域,“塘浦圩田”通过纵横交错的人工水网,把原来的低洼涝地变成了良田,并伴随着人工河道挖掘,在太湖流域形成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
和里下河地区类似,太湖流域也是一片水乡泽国。聪明的古人用竹篱笆、木头做成墙,将泥土和水逐渐分离开,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可以耕种的土地。其中,与太湖岸线平行的叫做“塘”,垂直的称为“浦”“溇”“港”,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墙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将其唤作“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造出大面积圩田。
史载,塘浦圩田系统初创于春秋,成形于两宋。塘浦圩田系统延续至今,成就了太湖流域的水乡肌理。而在沿海地区的盐城,一段海塘工程已湮没于历史的尘烟,化为今天204国道的一部分。
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今东台市区西)盐官期间,上书泰州知州张纶修筑捍海堰,“来洪水不伤害盐业,挡潮水不伤害庄稼”。堤堰建成后,外出逃荒的3000余民户回归家乡,东台沿海地区连续90多年未受海潮侵袭,周边拥有了大量良田。
人水和谐,治水理念“古为今用”
从兴化垛田到太湖圩田,从洪泽湖大堤到里运河—高邮灌区,泱泱大观的灌溉遗产,见证了勤劳智慧的江苏人民与水抗争、改造自然的奋斗历程,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在水乡兴化,灌溉工程成就的水乡奇观,成为乡村旅游的大地景观,一年一度的“千垛菜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2020年11月,我省发布了《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明确了垛田的保护规划、管理、利用和传承。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兴化垛田还被列为国家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灌区建造工艺尤为突出,其平津堰遗址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关坝主体为条石结构,基础为密集杉木桩,周边为三合土;各条石间用石灰糯米汁灌注,用铁锭连接,坝面形成流线形溢流面。这样结构严谨的坝体,历经千百年洪水考验仍保存完好。灌区丰富的浅滩湿地,野生动植物达500多种,加上“稻鸭共作”的立体种养,很有旅游开发价值。
如今,省内多地认识到水脉遗址的旅游价值,将其开发成特色旅游目的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建议,在开发灌溉旅游的同时,切勿忘记遗产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欣赏菜花美景、湖田风貌的同时,回味农业耕作的根本,感受“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观念。
“保护利用灌溉遗产,不仅展示工程的历史文化、物质形态,更要汲取先人的智慧理念‘古为今用’。”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长谭徐明认为,体系化是我国传承千年的灌溉工程思想。像里运河—高邮灌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修筑堤堰调节运河水位,遵循“防不足,泄有余”的治水思路,还体现在综合利用闸、洞、关、坝调水通道,形成完整的灌溉用水体系,“这启示我们在修建水利工程时,要从规划入手,注重系统思维,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千年洪水冲刷屹立不倒,验证了其工程技术的成功。“在工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巧妙利用自然规避灾害甚至变废为宝,让水与田、灌与耕巧妙结合。”陈雯认为,这些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灌溉工程,体现出古人“人水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其低成本、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永不过时。
“正是先民们合理地对自然进行改造,让江苏成为鱼米之乡,从中折射出江苏先民们务实、精巧的精神内核。” 陈菁表示,“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重视和挖掘古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得辅助生产资料和智慧。”
记者 洪叶 叶真 程晓琳 吴琼 顾巍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