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珺璐
“黄大娘,天气转凉了,要加衣服啦。”“顾叔,开空调要记得调成制暖模式。”临去北京,党的二十大代表、盱眙县桂五镇养老党支部书记、敬老院院长李银江,敲响在院老人的房门,一一叮嘱老人。
1986年,28岁的李银江,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接到筹建乡镇敬老院的任务后,他在4亩多的荒地上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桂五镇养老院经过三次改扩建,占地面积增至35.5亩,建筑面积超4300平方米,发展成为拥有上百张床位的现代化敬老院,卫生院、家庭影院等设施一应俱全。建院之初,敬老院主要服务当地五保老人。2014年,敬老院又加挂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牌子,把多余床位向社会开放,为空巢、留守老人解决养老难题。
“你绝对不能走,敬老院不能没有你。”5年前,李银江到了60岁退休年龄,敬老院老人们几乎把李银江办公室的门槛踏平。而李银江也动情地承诺:“小车不倒尽管推!我一辈子不离开敬老院。”2017年,李银江经过申请,组织批准他离职不离岗。此后,他与妻子搬到敬老院,当起义务院长和护工。这几年,只要人在敬老院,李银江都坚持每日四次巡视,仔细查看老人们被子是否盖好、身体有没有异常、空调温度合适不合适。
为了让老人在敬老院感受家的温暖,李银江想出不少“金点子”。比如,成立敬老院老人自治委员会。小到敲定菜单,大到装修采购,院内大小事务一律交给老人自己管。李银江只拿方案,决定权在院委会。哪怕是买一袋盐,也得盖上“民主理财专用章”才能过关。
“每年都要有个新样子”,这是李银江的工作准则之一。最近,桂五镇敬老院计划进行新一轮的翻新和整修。“老年人群体的经济、文化、身体、兴趣、爱好、消费观念、家庭情况等个体差异很大,养老需要也各有侧重。”他注意到,失能特护、精神慰藉等问题成为老年人现实养老服务的刚性需求。失能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恶化、意外造成身体损伤等情况,吃饭、穿衣、洗澡等日常活动能力缺失,不仅需专人陪护,甚至要借助专业仪器及医务治疗;活动半径小、人际交往少的独居、空巢老年人,更需要心灵上的慰藉。“新老人”从单纯追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基于这些方面考虑,李银江计划进一步打造花园式养老院,增加绿化、引进更多的设施设备,满足老人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让李银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养老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希望能更好地发挥党代表作用。
“这两天,养老院老人反复对我说,一定要把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故事带到北京去。”李银江谋划今后五年乃至十年敬老院的规划,让农村老人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
“桂五镇敬老院是党和政府办的敬老院,要让党旗在敬老院里高高飘扬,让更多老人过上有保障的生活,我们必须以敬老院为平台,加快向社会辐射专业化服务。”李银江注意到,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撤村并居后,不少老人实际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不同,容易出现养老服务“真空”——户籍所在地想服务老人,找不着人;老人想找服务,但户口不在居住地。
针对这一现象,李银江计划未来在社区成立居家养老关爱驿站,让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来敬老院生活。对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可给他们提供医疗、就餐、保洁、买菜等上门服务,让社区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让更多老人共享社会化养老服务。
说到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李银江心中充满期待:“希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农民能在美丽乡村中享受更多好政策,过上更加体面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