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第9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3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
回顾我国的脱贫攻坚之路,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与此同时,一批政治坚定、表现突出、贡献重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更是让人民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功勋模范的榜样力量。
深秋时节,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依然忙碌在一线,进行着他始终专注的一件事——菌物研究。40多年来,李玉不仅开创了全国第一个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出一批食用菌人才,还把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到40多个贫困地区,引领我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从小木耳到大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为采集优良菌种,制作新的菌物标本,李玉和学生几乎年年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经过努力,他们发表新菌种130余个,记录中国黏菌430余种,占世界已知菌种的43%,开创了中国人命名新菌种的先河。
2012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李玉满腔热忱投身到扶贫事业中。通过对农业产业的精准把脉,他创造性地提出“南菇北移”“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食用菌产业扶贫发展战略,之后又将菌业扶贫经验推广应用到全国。2017年,他承担起陕西省柞水县科技扶贫任务,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李玉走遍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累计举办科技讲座80余场,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李玉也在2021年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同样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白晶莹。2016年,科右中旗推出一系列“菜单式”扶贫项目,其中,蒙古族刺绣是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白晶莹成为当时唯一的刺绣培训老师。
回忆起第一次培训课,白晶莹记忆犹新。“一听刺绣能致富,原本可容纳100多人的教室,一下子来了300多人。妇女们有的坐在窗台上,有的蹲在地上,都嚷着要听课。”白晶莹说,从那时起,对蒙古族刺绣产生浓厚兴趣的妇女们开始尝试拿起绣花针,跟着她学习刺绣。
多年来,白晶莹走遍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乡)、173个嘎查(村),集中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万人次。在不断摸索中,“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逐步形成。
2019年4月,科右中旗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如今,科右中旗精心打造蒙古族刺绣文化博物馆,把1072种刺绣产品分为七大系列向游客展览展示,使蒙古族刺绣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而白晶莹也继续奋战在刺绣帮扶车间,带领草原绣娘们用勤劳的双手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定执着的决心。对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来说,他和村民的毅力和决心就是修建了一条看似不可能的“天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多年前,在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该村位于一个巨大的天坑里,以前村民们要走出天坑,唯有徒步攀爬一条“挂”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从山脚到山上,差不多需要一整天时间。
1997年开始,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的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在壁上扒,用钢钎、铁锤凿,用两脚蹬,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8公里长的出山公路。
路修通了,还要想着老百姓怎么过好日子。毛相林回忆说,下庄村曾经也探索发展过很多产业,但大多都失败了。“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县里派来技术专家说下庄适合种柑橘、西瓜、桃子、脆梨,我们就马上开始种植,产业发展得十分红火!”
据悉,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橙色(纽荷尔柑橘)、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三色”经济也成了下庄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2021年2月25日,毛相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对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毛相林表示:“这份荣誉是属于全国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我要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老百姓谋福利、求发展。”(记者 訾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