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智能自动化IA软件解决方案(一种端到端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结合了机器人过程自动化RPA和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保险、通信、电力、金融、零售、医疗等行业以及政府部门实现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劳动力规模的重要助力,各行业对数字化人才也有着更多的需求。
来也科技董事长兼联席CEO汪冠春先生2022年11月,占据中国RPA+AI软件市场份额第一位(IDC2021)的来也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召开“未来工作峰会”,发布《全球未来工作调研报告》和全新品类“工作执行系统”(WorkExecutionSystem),并正式推出全球首个数字化劳动力平台WEP,发出开启工作新智能时代的强力号召。来也科技董事长兼联席CEO汪冠春先生在深圳前海会场接受媒体采访,解读来也科技RPA+AI全新品类WES工作执行系统。
PART1产品
为什么要做WES?上线时间规划又是如何的?
汪冠春:
关于这个品类的定义,是我们在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过程当中理解到的。
来也科技原来也是单个产品,后来客户不同的部门找到来也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就这样一个一个点之后,有些客户就提出整合各种各样前台中台后台、各种各样的任务实现自动化的需求。
以微软的office套件为例,也可以Word、Excel、PPT单独推,到后面发展一定阶段,一个Office套件让这些单个产品之间有很好的融合,提升工作效率。
在RPA、IDP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客户其实他有套件的需求、一体化平台的需求,能帮助整个组织去解决他的工作执行鸿沟的消除问题,所以我们定义一个新的品类叫工作执行系统,我们认为我们的产品需要升级成WorkExecutionPlatform数字化劳动力平台。
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品类上面定义了我们新的产品形态,是一个云原生AI原生的数字化劳动力平台。
我们有一些伙伴和客户已经试用过我们的Beta版产品了,我们在近期会推出试用版,会有第一批客户和伙伴成为我们产品共创的群体。预计明年1月,正式推出我们的通用版本。
来也科技RPA+AI的方案逻辑来也科技的RPA新品类WES有什么创新升级?
汪冠春:
WES是我们对这个品类的一个叫法,就是工作执行系统WorkExecutionSystem,我们这个产品它的英文名是WorkExecutionPlatform,中文名就叫数字化劳动力平台,数字化劳动力平台与原来我们RPA产品或者其他一些产品的区别,有三点:
第一点,它是云原生的,基于浏览器的,将来不用下载客户端到自己电脑上,只要打开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第二点,它也是AI原生的,我们已经把很多AI能力无缝集成到了这个产品当中,包括对话式AI的能力,包括智能文档处理的能力,包括一些机器学习做智能决策的能力。
第三点,它是非常开放的,能够很好的与各种各样其他的系统,通过API、通过RPA的能力进行对接,甚至还可以与同行业的一些友商的产品集成在一起。
因为我们觉得对于未来的组织,可能就像雇佣员工一样,会从多家人力外包公司雇人。今天如果要雇佣数字化劳动力的话,也可以从多家厂商、服务商采购(雇佣)。来也科技的平台是管理这些数字员工的,即便是友商也能够对接起来,是个非常开放的平台。
从数字化应用层面来看,WES带来了何种帮助?
汪冠春:
如果某个企业要做一些复杂流程的端到端自动化,他可能不是采购一个平台,可能要采购3个5个这样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平台,才能够满足他的需求,而且把这些平台对接起来的过程都需要进行复杂且昂贵的额外开发。在做过财务核算之后,从来也科技采购一个一体化的平台更划算,效率也更高。
第一就是说本身软件层面的成本,可能本来企业要采购3个或者采购5个自动化产品,现在只要买1个,这就会有成本节省。
第二,因为来也的平台是非常直观易用的,而且因为已经无缝对接了,在来也的平台内部就已经无缝对接了,所以从开发和维护的这些人力成本上面,又可以有大幅超过50%以上的节省。所以从这个角度对于企业来说,选择来也科技的一体化的平台,用来也的理念去做数字员工的开发维护和扩展,其成本能大幅下降。
第三,部署的时间更短。企业原来曾经有多个产品,要去学习多个产品,现在只需要学习一个平台,原来可能要在使用多个产品时,还要做各种各样的嫁接和集成,而在今天,来也的产品层面都已经帮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所以伙伴和客户在使用来也的时候,时间成本应该是降低的,甚至它一个项目的开发周期也会缩短。
WES的生态
汪冠春:
我们现在可能更像PaaS,当最后深入到各个行业各个场景之后,又会有很多的偏SaaS应用,在现在这个阶段他更像PaaS。
开发者社区也是来也科技拓展客户的一个生态,对来也来说,对品牌的推广,包括满足小客户甚至大客户的最终的定制化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PART2应用
来也科技的竞争优势以及技术壁垒是如何的?
汪冠春:
来也科技与友商相比有一些差异化优势,像来也的AI原生能力,在行业里面应该是很少有公司能够把AI原生包括AI和自动化的能力做这种无缝对接,做到极致的,这是来也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化的优势。很多友商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在AI原生、云原生方面可能反而是我们的一个追随者。
另外就是来也这个平台是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不是将来需要用三五个产品,来也一个产品就能帮企业从端到端的解决流程智能自动化的问题了。如果企业要变更服务商,需要把原有一体化替换成多个产品的一个简单组合,难度是非常高的,无论是集成的过程还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都很难。所以无论从实施成本还有软件的购买成本上来说,来也科技都是有竞争优势的,而且能把这种产品做到一体化,然后又很好用,又很强大,是一个比较核心的优势。
来也科技是一个产品驱动的公司,所以我们很重视培养生态。来也科技的服务商网点覆盖全球,因为有时客户的最后一公里,还是需要一些熟悉自己业务的服务商来完成的,这些服务商他们都是被来也的产品赋能的,这也是一个优势。
今年企业对那些场景的数字化需求更迫切?
汪冠春:
从行业角度来说的话,来也科技的客户包括能源行业、制造业行业、金融行业,还包括政务,如果从场景角度来说,最标准的像财务场景、客服场景,销售管理的场景,都是有落地的。
往年可能更多的是像财务部门或者是客服部门这些人力密集,同时流程比较固定的团队,需求最旺盛,也是一定程度上所有大公司都会面临的一些通用场景。
今年还有新的趋势,更多的业务团队,比如说像保险公司,专门做理赔的一个业务运营团队,或者说像能源电力公司,专门做智能巡检的团队,专门做客户营销的团队,跟业务很紧密的团队,他们也在拥抱智能自动化的技术产品。
价值在不断的扩展,可能从财务团队、客服团队扩展到核心的业务团队,数字员工不仅仅需要去操作这些系统,接下来很有可能会真的去操作企业内部更核心的系统。当然这也对数字员工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觉得这个趋势是好的,因为最终操作性核心系统创造的价值会更大,而且有可能对数字员工的需求更明确更显著。
PART3市场
来也科技对于国内中小企市场的拓展是如何的?
汪冠春:
首先来也最早其实是从服务个人,再服务小客户,再升级成服务大客户的。
我们觉得今天服务小客户有两件事情来也是要做的,而且我们也会持续努力。
第一件事情是,小客户也有定制化需求,但是小客户很难承担咨询公司的成本来帮他做实施,所以来也需要有一个繁荣的开发者社区来满足需求。小客户有自动化需求,又不知道怎么开发的时候,可以通过来也开发者社区,通过来也的交易市场,找到个人开发者帮他们把这个需求给解决了,帮他们做开发和维护。这件事情今天来也一直在投入,来也有一个机器人商城(数字化劳动力市场)。
另外一方面放眼到全球范围的话,其实很多在发达国家,他们小客户的付费能力和他对这种数字化工具和自动化智能化的愿意的投入度是很高的,所以来也会更多的去关注在欧美市场里面小客户的需求。
来也科技服务的知名大企业相当多来也科技全球化的规划是如何的?
汪冠春:
我们的客户包括港口、机场、高铁公司、航空公司,在中国、海外都有。我们收购的法国对话式AI公司Mindsay,它本身专注的领域就是旅游和交通。上个礼拜我们还刚刚跟欧洲某头部铁路服务公司签署了一个合作,帮助实现客户交互的自动化。
首先从来也的定位来说,我们希望做一家总部在中国的全球化企业,期待来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服务全球的客户。当然过去几年来也在中国已经成为了RPA+AI自动化领域的一个领导者(IDC2021RPA+AI市占率统计)。
中国的企业现在也都在出海,以我们服务的中国银行为例,最早服务中国银行的总部,然后到巴黎的分公司,新加坡的分公司,伦敦的分公司,我们在当地也都有团队,很快就能够成为在全球布局的中国企业的一个供应商。而且我们有独特的优势:相比外国公司,我们更理解中国企业的需求;对比国内的友商,来也已经具备了全球化的品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在不同的市场上都有服务能力,我们有当地的合作伙伴,像出海中国公司选择来也就变得是比较自然的一个结果。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的世界级的客户,一些领先的全球化企业去拥抱人工智能、数字化劳动力平台,这样来也科技也能够辐射全球。中国已经是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这些企业又是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方面的投入是大的,是领先全球的,所以如果我们服务好这些客户,其他世界上的大企业应该也会参考中国企业的案例,来接受来也这样的新型公司解决方案和产品。
全球化的困难在哪里?是如何解决的?
汪冠春:
在做全球化的过程中,选择对的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说这个市场它对我们产品需求不明确的话,可能会出现有一个时间上的错配,你早期的投资很大,但是不一定能够快速切入到客户当中。另外海外友商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当地服务能力销售能力还是很强的。
企业的刚需是很重要的,来也刚刚拓展香港的时候,我以为香港当地的一些大型企业会首先成为来也的客户,但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之后发现香港的公共服务部门,是对需求最强烈的一类客群。香港的一些房屋、医疗、艺术等公共事业机构都很快变成了来也的客户。
我们在做英国市场的推广的时候,起先推广RPA产品的时候就发现挑战非常大,因为海外头部友商已经占领了这个市场,来也以智能文档处理的产品和WES工作执行系统这个理念进行拓展,在英国得一些保险公司、教育机构,有大量的文档需要处理的,这些行业客户就变成了来也第一批能够拿下来赢单的客户群体。
来也还服务一些全球化的物流货运公司,他们在全球很多业务,其中跟中国也有很多的业务,涉及到订单、票据,也可能有中文文字,或者需要跟中国的一些系统对接起来,所以这些公司会觉得来也这样一家公司具备全能力的方案商对中国业务比较了解的,肯定是不比任何一家国际友商差,会是一个加分项。
全球化中的数据安全的问题是如何应对的?
汪冠春:
未来的世界里面每一个国家对数据都是非常重视的那就要求我们今天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能够有这样的理念,还要借助生态当中的力量去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产品团队有在中国的,也有在欧洲的,在数据处理的时候,企业就会按照当地的一些政策要求来设计相关产品模块。
我们用云服务,是基于部署在像微软、亚马逊这样,包括阿里巴巴、华为这些已经是全球布局的云计算厂商(数据在云端),他们也已经考虑了数据合规的问题。我们在做产品设计和产品部署的时候,可以借助他们提供的比较好的技术架构去实现这样的目标。
每个企业其实不希望自己的元数据随意被上传到云上面,或者被别人拿去使用,但是联邦学习这样的新技术,可以做到数据不动,模型动,可以做到就让数据发挥作用,但是并不会让数据被别人看到。有这样的技术的话,其实还是可以实现一定的抽象数据或者摘要数据的这种交换,来共同推进模型的优化。这也是打破这种国家边界,行业边界和企业之间的壁垒的一种方式,这是在另外一个技术进步的维度上面可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