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生态公园,一步一景,成为最美长江岸线(资料图片)。 记者 吴俊 摄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双传学 顾新东
杭春燕 颜芳 仇惠栋 董翔
让江苏成为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省域范例,这是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的系统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示范引领,这是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南京的定位追求。做示范做引领,南京优势在哪?准备怎么干?
以拼抢精神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还在回国的途中,外商的讯息就一路追过来了:一家韩国医美机构表示,希望尽快敲定来宁时间,双方明确合作细节;法国、德国的合作伙伴在见面之后多次线上探讨如何创新合作模式。
就在外省组织商务团组包机出海抢订单之时,南京招商团队已先行一步,结束在韩国的洽谈,转战欧洲商界。
从12月4日出发,到13日落地国内机场,南京市投促局这支五人招商小分队跑了15座城市,洽谈了50家企业,还举办了4场推介会。
“非常期待你们的到来!”国际工商界对中国人的欢迎,让招商团队即便舟车劳顿,依然始终处于振奋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当看到南京的商务团队这么快出现在面前,外商也惊讶不已。
韩国生物医药协会会长一见如故,“我一直期盼中国的合作者,你们终于来了。”
在欧洲,法语、德语、英语,不同的语言不约而同表达同一个意思:“中国商务团队重返国际商界,这是个重要信号,是重大好消息。”
中国城市在过去四十多年发展得如此迅速、稳健,很大程度得益于和国际市场的连通。过去,南京外向型经济未能拔得头筹。现在南京人率先出海拼抢,传递出重要信号。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南京要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做强枢纽门户功能极为重要。在空间上,南京的目标是建设链接全球、辐射全国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在产业经济上,南京喊出“数字南京,服务全球”的口号。近日,商务部公布2021年度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成绩单”,南京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
今年1-9月,全市实现数字贸易总额569.42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312.17亿元,占全省比重20.5%,同比增长20.12%。迈上“数字服务”的新赛道,南京正加速构筑外贸竞争新优势。
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南京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在知识产权、贸易争端解决和国际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把南京建设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的“强引力场”。
以颠覆性创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通过现有的网络开展远程手术,时延抖动在毫秒以上;而用确定性网络,时延抖动可以控制在30微秒(1毫秒=1000微秒)以内。
今年秋天,南京紫金山未来网络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能为工业、无人驾驶、元宇宙、远程医疗等经济社会发展新场景提供定制的网络服务。
虽然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目前是实验平台,但这个网络系统横跨13个省份,完全具备商业运用的条件。
这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在南京一发布,便成为国际同行的讨论热点,有美国团队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在这个网络系统上开展实验。
1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东南大学、江宁开发区共建的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华为、埃斯顿、中兴、科远智慧等龙头企业抱团出击,瞄准“无线通讯与微电子器件”“未来网络与内生安全”等尖端领域培育新赛道。
如果说国内城市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洞悉了城市繁荣的法宝,那么南京已经在打开下一站繁荣的秘密。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设计、贯通部署,省委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拥抱创新经济,南京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彰显南京地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南京的路径是更加突出前沿技术创新。底层和共性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是创新的核心所在。除了“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南京在第三代半导体、开源软件、芯片设计软件等领域也正奔跑在突破前沿技术的前列。
今年,南京136名博士后入选省首批“卓越博士后计划”,海外引才数量占全省比重达36%,省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大多出自南京。
今年,中国铁路客票系统首次用上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南京诚迈科技控股企业统信软件提供的产品V20,可以调整客运价格的浮动。“一款优秀的操作系统既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生态涵养。”统信软件华东区域总经理焦苏蒙说,在南京有这样的环境。
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榜单中,南京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分别居全国第五、第六位。
从2010年南京成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到2021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至6878亿元,南京步履稳健、目标清晰。冲刺万亿级产业,预计到2025年,涉软从业人员超110万人。
一座城,有几十万人在键盘上敲打人生,拥抱数字浪潮,南京已布好局起好步。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9%,占比位列全省第一。
“结构转型”已深入南京经济的骨髓,释放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南京正奋力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南京正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能级的整体跃升。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下,表现优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了“压舱石”。1-11月份,南京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营收保持了15%以上增长。
以“更南京”标识打造现代化新城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未来南京怎样转?是更大,还是更有南京特色?
在南京城市空间总规编制座谈会上,有外国友人形容,坐在从上海一路向西的高铁上,窗外到处是城市印迹,到了南京境内,却能感受到乡村风光。这是南京,现代都市依然拥有广袤乡野田园。
从颐和路、小西湖,到荷花塘、小松涛,城市更新从聚焦空间怎么拆怎么建,转向产权人如何参与。这是南京,在全球城市普遍感到棘手的城市更新上不仅斩获联合国亚太遗产奖,更是得到原住民称赞。
位于城市中心的玄武湖畔,历经600多年沧桑岁月的古城墙高大雄伟,与周边紫金山山麓、林立的现代大厦,形成山水城林的独特画卷。这是南京,纵然历史上让人惊叹的大报恩寺地标已非昔日模样,但在南京长江两岸极目远眺,你依旧会如前人那样感叹,“这是一座壮阔无比的城市!”
2021年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南京位列第五。这是南京,不仅人文底蕴深厚,且受到职场新人拥戴。
……
“创新之都”“鱼米之乡”“人文之城”,城市转型,南京越来越突出自身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南京当然会变大。但规模之大不是南京的追求。800平方公里的南京中心城区,集聚了600多万人,未来将要达800万人。新增就业人口的主要流向仍是现代综合服务业。而副城、新城和新市镇的组团式发展,加上更为便捷的公共交通配套,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南京就业安家。
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中降到第44;公共配套洼地近几年实施了50多个重大民生项目,仅义务教育学位就新增4万个……
有文化厚度,有创新高度,有生活温度,有风景气度,南京市民对城市未来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而古都南京已经做好准备直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