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文婧 华钰
12月15日,记者乘船从滨海港向东出发,在一望无垠的汪洋中央看到,“陶湾一号”海洋牧场像一座白色城堡跃然眼前。5天前,这个省内最大的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首次撒下实验性苗种——5万尾黑鲪鱼苗,象征着滨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从浅水养殖向深海智能化养殖迈出一大步。
当天,载着鱼苗的运输船从山东日照驶来,靠泊在“陶湾一号”平台边。最高可承载5吨重的吊机将装有鱼苗的网兜勾起,旋转到平台网箱一侧缓慢放下。工作人员确认鱼苗全部没入水面后,将从网兜底部延伸出的拉绳一拽,网兜翻过来,鱼苗迅速从兜口钻出。3600平方米的网箱海面上,入水的鱼苗游动,翻起朵朵浪花。
“网箱深海鱼类智能化养殖对品种的选择、下苗的时机、鱼料的投放都极为讲究。”“这片水域溶氧量高,适合养殖大黄鱼、黑鲪、海鲈等,投放鱼苗要选平流期,上风口处投撒鱼料,能保证鱼料投撒均匀……”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姜亚雷提高嗓门向记者大声介绍。站在16米高的顶层工作生活区,耳边海风呼啸,脚下海浪翻滚。约9700亩海域内,包围水体6万立方米,扶着栏杆俯看,被20多根粗大柱子和铁丝网包围着的范围就是深海养鱼的网箱。
这几天,姜亚雷最主要的工作是观察网箱内鱼群状态,只要天气正常,从早上到夜里,每天5次,雷打不动。“黑鲪鱼是在中下层水域生活的鱼类,一旦经常浮上水面,很有可能是生病了。”除了肉眼观察,平台还配备了先进的水下生物识别系统。在水下放置“监测眼”,可实时记录牧场水域的温度、流速、流向、盐度、溶解氧等多项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控鱼类的生长环境。还可以通过鱼的大小、摆动频率判断鱼的健康程度,这些数据集中显示在集控中心电脑屏幕上,如果发现海底哪个指标低于安全值,屏幕上就会发出警示,提醒海洋牧场出现了“警情”。
监测、喂养、捕捞……科技智能体现在现代化深海养殖的方方面面。“平台四角有四个自动撒料口,在集控中心电脑上输入指令就能自动喂料,系统会根据当天的风速建议最佳投放口。”“陶湾一号”日常运行只需4个人,可养殖密度在45万尾以上网箱鱼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正式投产加大养殖密度与品种后,年产值可达上亿元。
相对于池塘鱼类,这种类野生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深海水天然饵料丰富、高流速、高盐度等优势,鱼类成长体型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经过循环养殖驯化,口感鲜美类比纯野生鱼类,深海环境因为人类参与变得可控可干预,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无污染、无病害,更适合鱼类健康成长。
海洋牧场负责人李益指着平台外侧的海面说:“建设海洋牧场就是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着手,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放养鱼类和贝类种苗等措施,修复或构建适合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3个月前,我们在平台附近的水底投放了34000空方的人工鱼礁。随着时间推移,藻类慢慢附着在人工鱼礁礁体上,让鱼虾有了‘天然食堂’,愿意来这里安家,平台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在逐步增殖和恢复。”
深海中央,何时冒出来这样一座偌大的现代化设施?“平台是在陆地上建设完成,再经过驳船整体运送至指定位置安装。”深海养殖生态环保,不占用土地面积,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经济,对盐城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上还建有科普室、会议室、客房,可以同时容纳近60人,未来还将开放科普培训、垂钓潜水、商务会议、休闲观光、婚庆典礼及特色餐饮等项目,成为真正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目前,“陶湾一号”海洋牧场正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成功后,将成为盐城首个现代化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平台运转,如何做到绿色无污染?“陶湾一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用电都使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提供的清洁能源。拥有1个5千瓦、2个10千瓦风力发电风机,生产出来的电储存在蓄电池中。配备海水淡化设备,供应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全部运回陆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则由污水设备处理达标后才排放进大海。
“随着国家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海洋牧场成为践行‘两山理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海洋牧场建设单位滨海县农旅集团董事长吕海军表示,建设海洋牧场既是科学的生态修复手段,也是现代的渔业生产方式,更是创新的渔业产业形态,“我们将实施‘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战略,建设陶湾现代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