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甜 杨易臻 张晨
1月21日,农历除夕。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间点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仍旧奔跑在病房里,守护在病床旁。对他们来说,这个本该与家人团聚的节日和无数个紧张繁忙的工作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病人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不舍昼夜的坚守,才满怀更多希望迎接新年温暖的阳光。他们,就是奋战在临床一线的白衣天使。除夕当天,记者走近这些依然忙碌的医护人员。
“在ICU,我们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27床焦大爷65岁,今天凌晨3点多从急诊刚转进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随多器官功能衰竭……”1月21日早晨8点,如东县人民医院外科楼6楼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里一片忙碌,夜班护士正在和查房的医生进行交接。“今天凌晨收进来两个病人,可把我们忙坏了。”主治医师陈瑢从后半夜一直忙到现在,“这两位病人情况都非常严重、复杂,一会还会下医嘱、与家属沟通病情,不到12点结束不了。”
在如东县人民医院的ICU里,25位病情危重的病人正在接受治疗,他们将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迈向新的一年。“平时我们ICU有床位20张,去年12月中旬为了应对疫情,扩充到现在的32张。”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春峰介绍,医院整合了全院人力、物力资源全力保障ICU运转。近日,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ICU床位已不如高峰时期那样紧张,但医院依旧维持人员编制不变。
“在ICU,我们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刘春峰说,ICU原本有7位医生,在此基础上又从别的科室临时培训、抽调过来6位医生,人手依旧非常紧缺,基层卫生人才的短缺在这段时期暴露得更加明显。“大家都牺牲了休息时间,一个人当几个人用。”
刘春峰从事重症医学已有20多年,2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让他练就了“耳听八方”的敏锐听觉。“护士站的电话声、病房的输液泵、呼吸机的报警声……无论在这里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甚至是什么牌子的机器都能分辨。”对刘春峰来说,判听各类警报声,早已成为了职业习惯。“除夕夜,大家都喜欢热热闹闹的,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就希望病房静悄悄的,什么警报声都没有,因为这才意味着病人们平稳顺利地跨过了这个夜晚。”
这个除夕夜,刘春峰将和刚刚规培回来的住院医师袁蓉一起值班,“提前干预、充分准备,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安静的除夕夜。”刘春峰说。
“我们医护人员仍在严阵以待”
除夕,对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常务副主任王言理来说,同样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这一天他的行程排得很满:去急诊病房查房、到抢救室值班、查看诊室情况、接收患者调配住院……医院有两个院区,王言理经常“两头跑”。
“主任您来看看这床病人”“医生,您来看看我父亲的情况”……走在急诊病房,王言理不断被护士、病人家属“拦截”。“这里原先是急诊病房,疫情感染高峰时增添了呼吸机、高流量供氧机,改装成ICU病房使用。前段时间最困难时,收治患者是平时的3倍,ICU床位扩充了一倍以上,急诊大厅也加了8张床位。”王言理介绍。记者现场看到,如今急诊大厅的墙边还保留着一排临时加装的通电插座,有几张空置的病床整齐摆放在一边。
春节期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是照常排班不减员,“我们的状态也是紧绷的。大家都很有团队精神,特别是95后、00后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从不抱怨一句。疫情形势有所改善,但现在我们还有很多担心之处,包括春节之后感染的小高峰会不会来?冬季低温可能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哮喘患者发病,今年会不会增多?所以我们医护人员仍在严阵以待。”王言理说。
“祝我们每一个人健康平安!”
除夕当天,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还有很多患者需要在院治疗,大年夜不能回家团圆。不过,医院的安排让他们感到温馨:病区宣教室里挂上了福字和彩带,还摆上了满满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刚下手术台的医生护士们特地聚拢过来,与他们一起在医院吃上了年夜饭。
傍晚5点,病房里的年夜饭正式开席了。大家以饮料代酒,刚刚走下手术台的心脏大血管中心主任唐程斌不顾劳累特地来到现场,发起了祝酒词:“让我们举杯共祝祖国繁荣昌盛,祝我们每一个人健康平安!”来自高邮的患者家属金女士情不自禁端起酒杯,抢在众人前面表达自己的心情,“感谢医院的医生护士用高超的医术救治我们的家人,用细心的照顾帮助我们的家人康复。来,祝我们大家身体健康!”金女士的激情话语引发在场众人的共鸣,大家碰杯齐祝“新年快乐”后,又各自端着酒杯互相祝贺。医生护士与患者、家属互相表达着慰问与感谢。席间,医护们还不忘与患者交流病情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满桌的年夜饭也透出医护们一切为患者着想的“心意”。“这年夜饭的菜是经过我们精心挑选的,少油少盐、不放辣,同时以鸡鸭鹅、牛肉为主,还有丰富的水果。这些富含高蛋白的营养菜,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伤口,有助于康复。”唐程斌说。
患者家属杨女士说,真没想到医院会为大家安排这么一场特别的年夜饭,心里感到很温暖。即使卧病在床不能到年夜饭现场的患者,也没有错过这特殊的年夜饭。医护人员把热腾腾的饭菜打包后,陆续送到了他们的病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