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驻昆山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一座城如一个人,有血有肉,有骨骼有灵魂,有独一无二的基因。
与上海毗邻的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得现代化国际都市风气之先,以建设为骨架、产业为血液、功能为肌肉,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颜值、以突破创新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表情,成为一个不断成长进步的强健生命体。
前不久,在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强》榜单中,花桥位列全国第5名,较上年度提升4个位次。花桥将凝心聚力,继续高标准推进建设引领未来的沿沪活力新城市、创新集群的沿沪商务先导区、近悦远来的沿沪青年创业区、彰显品质的沿沪宜居生活区等一城三区。昆山市委常委,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晖表示。
骨架:演绎沪昆同城的空间布局
好文章从不轻易落笔。作为全省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在建区之初,花桥就向全球发出规划英雄帖,最终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执笔绘就一幅邻沪宏伟蓝图。
作为花桥的主干道,沿沪大道是花桥连接上海、融入上海的关键道路之一,从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穿行而过,与多条道路交错相接,为花桥交通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绿地大道与光明路作为花桥南部区域与中心区域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是每日通勤的主要道路,连结着花桥居民的生活与梦想。多条道路纵横交织,构建成完善的城市框架,推动形成一核双轴三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花桥最强健的形态,为花桥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疫情防控新十条等政策发布后,沪昆通勤恢复往日繁忙,烟火如常。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到花桥的3个站点日均客流量已超3万人次,两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重新畅通,居民群众重享双城美好生活。
2023年,苏州轨交11号线将在花桥与上海轨交11号线无缝连接,意味着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得以实现。花桥将在建设更有品质的宜居之城中施展更大抱负。
血液:智慧创新的驱动能量
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研发经济三大千亿级产业集聚,如同血液一般,为花桥的蓬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3年是花桥建区的第17个年头,三大产业规模均超500亿元,楼宇空间超110万平方米,产业园空间超100万平方米。作为昆山唯一的苏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花桥率先以全域数字化理念高标准打造数字经济实验区,不断集聚扩张性强、成长性好的数字经济项目,拥有昆山全市最多的苏州市数字经济入库企业,形成数字文旅、数字金融等7+1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引领昆山数字经济产业风潮。
围绕存量提质增效、增量做大做优,花桥加大总部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实施总部增能计划,在政策、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全面赋能,引进培育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总部项目超100个,全力打造花桥总部经济集聚区。
与此同时,着力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培育壮大研发设计服务主体,打造汽车、时尚创意、航空航天机器人、半导体设备、软件等六大研发产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研发产业发展融合、推进产业体系创新提升,产业的繁荣、商务的发展,为花桥的成长壮大输送着氧气与营养,驱动花桥智慧提级、创新不断。
肌肉:赋能城市价值与力量
城市是人民生活的美好家园,城市功能是肌肉,也是价值所在。
绿地、商业、校园从少成多,再从多到精,花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座沿沪现代活力之城。
人才公寓建设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小切口,但事关引才聚才乃至城市未来发展的大文章,对于外来人口占据绝大多数的花桥来说更是如此。花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在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和城市建设重点片区等区域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集群,打造装修精致、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贴心的服务人才第一站。
徐公桥人才公寓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人才集宿区,承担着花桥69家企事业单位员工住宿任务,已入住近千人,且基本都是外地人员。昆山银桥集团在徐公桥人才公寓物业项目部深化党建引领,依托同心志馨行动支部,打造红管先锋队伍,使红色物业贴近住户生活、融入基层治理,打通高质量联系和服务人才的最后一百米。
人才聚,城市兴。818栋高层楼宇、3344套高品质人才公寓、35所各级各类学校、24家托育机构(2家公办托育园)、67.94万平方米的文化场地、遍布辖区的党群服务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并以丰富的医疗、养老资源,吸引众多青年携家带口在此停留、聚集。
2023年,中骏世界城商业综合体、花桥艺体馆将建成开放,更多城市功能即将呈现。花桥将通过高标准建设一城三区,打响商务在花桥、消费在花桥、创新在花桥、生活在花桥四大品牌,奋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花桥实景。
颜值:最美风景里的精雕细琢
一个强健的生命体需要精致的外貌来匹配,有风景的地方更能吸引人。
花溪公园占地12万平方米,全园水系贯通、逶迤曲折、移步换景,江南独有的亭台轩榭和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令人沉醉,成为当地群众日常休闲游玩的重要打卡地。
满目的绿色已逐渐成为花桥的主色调。目前,花桥已建成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等39个,公共绿地面积达393.5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在推进绿化环境整治建设过程中,除常规的清理垃圾、土方整理、播撒草籽外,花桥还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采用园艺化的改造方式,实现整治出色出彩。
在生态优先方面,标准同样很高。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原有一个跑马场,由于经营不善被废弃,土地沙质化现象严重,经修复后,如今成群雁鸭在水里捕食嬉戏,成为一处湿地文化宣教园。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还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成为苏州唯一入选的案例,也是全国经济密度发达区域的唯一案例。
在寸土寸金的花桥,每个角落都要被用好。花桥多点发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实施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三优三保专项行动,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用,连续多年在32个省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中位列第一名,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大力开展闲置地块覆绿工作,在刷新城市颜值的同时也刷新居民绿色获得感。
表情: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获得感
生活、工作在花桥的人,是不是惬意、安心、舒心?是不是拥有创造的活力、创新的动力?是不是有深层次的归属感、认同感?这些都会显露于人的日常表情,进而折射出花桥这座城市品质的高下。
百姓事事都离不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花桥时刻放在心上。花有优教花儿优育花家良医花老颐养四大暖心计划应运而生,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以最优供给、用最好资源满足群众需求。
与此同时,花桥在昆山率先探索公办托育模式,加快完善15分钟医疗服务圈,建设集健康、娱乐、学习于一体的一站式老年人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群众高质量生活需求。
花溪社区总人口3万多人。花桥结合市场力量,在社区周边1.5公里范围内,建有150多家餐饮及便利店、2个大型商超及卫生服务站、公园、农贸市场、学校、健身中心等多元业态,让居民步行15分钟可享受衣食住行、文教体卫等基本服务。
日前,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首批64个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通过社区各商业业态点测评、市领导小组初审、综合评议等环节,花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为昆山6个建设试点之一。
老居民同样享受新生活。花桥推进老镇区更新,高标准实施菜单式老旧小区改造,系统性进行房屋修缮出新、基础设施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美化等,将改造方式从修修补补式的偏重硬件的微更新,升级迭代为系统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微基建,努力让幸福笑容成为每个花桥人的微表情。